原創 索索隊長 FitEmpire健身領域
作為現代人,蛋白質我們反而都容易吃夠。畢竟就算是預制菜,吃肉吃蛋也更直接,獲取的難度并不大。
簡單算算:一個成年人一天吃2個雞蛋、300毫升牛奶、200克肉,蛋白質基本都能吃夠。
但有些元素就不一定了,尤其是有5種重要的營養素(尤其是最后一個),在國人中的缺乏率能達到70%以上!
等不及了,索隊要發車了!今天的車速比較快,大家慢慢閱讀!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公司立場無關。文章僅用于和讀者交流、知識普及,不作為疾病診治建議,部分專業詞匯僅為引用專業知識,配圖來自互聯網和AI,侵刪。
鉀元素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成人鉀元素的推薦攝入量為2000mg/天。
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表明,中國82%的成年人的鉀攝入量都是不夠的。
鉀是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對身體的所有功能都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幫助我們的神經、肌肉和心臟正常運作,還有助于在身體細胞周圍移動營養物質和廢物。
缺鉀真的很危險!
因為鉀對心臟非常的重要,控制著我們的心跳,缺鉀時心率過速,出現胸悶氣短的癥狀;過多時心率過慢,出現全身無力的癥狀。
所以鉀過高和過低都不是好事,嚴重可能導致心臟不規則跳動甚至心臟驟停!
當身體出現疲勞乏力、心慌胸悶、便秘腹瀉、肌肉抽筋痙攣的癥狀時,就要警惕了,很可能身體已經嚴重缺鉀了!
所以,尤其是夏天經常運動、出汗多、經常使用輕斷食、經常喝酒的人群,一定要意識地多補充一些鉀。
補鉀真的不麻煩,食補即可,尤其是水果和綠色蔬菜,還有豆類、堅果、乳制品和冬瓜等淀粉類蔬菜也是鎂豐富的來源,比如香蕉、土豆、菠菜、牛油果、橙子、番茄、甜菜等平常都可以考慮吃一些。
鎂元素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成年男女鎂元素的推薦攝入量分別是350和300毫克/天。
不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表明,中國64.4%的成年人的鎂攝入量都是不夠的,低于平均值!
根據調差顯示,中國居民鎂的平均攝入量只有228.9毫克,只占推薦量的的6成。
鎂是一種礦物質,天然存在于許多食物中,并參與人體內300多種化學反應,包括能量制造、蛋白質合成、肌肉正常收縮、神經功能、骨骼發育和DNA 和 RNA 合成,
人體中約60%的鎂都儲存在骨骼中,其余則存在于肌肉、軟組織和體液中。
鎂對身體各種酶(負責調控各種化學反應)的正常運轉非常關鍵,一旦鎂缺乏,這些反應就會被破壞,從而導致各種健康問題。
像某些不良生活方式也會導致缺鎂,比如長期壓力、過量喝酒、飲食單一都會導致缺鎂,還有運動量大、經常喝咖啡的人群也很容易鎂缺乏。
不過好消息是,鎂很容易通過食物補充。
包括堅果和種子食物(比如杏仁、腰果、南瓜籽和葵花籽)、綠葉蔬菜(比如菠菜、瑞士甜菜和羽衣甘藍)、全谷物(比如糙米、藜麥、燕麥)、豆類(比如扁豆和鷹嘴豆)、黑巧(可可含量>70%)和香蕉等等,都是鎂的優質來源。
鋅元素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成年男女鋅元素的推薦攝入量分別是12.5毫克和7.5毫克/天。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調查結果表明,中國少年兒童的缺鋅率高達60%,每日鋅攝入量不足世衛組織推薦的一半,而且我國很多老年人都明顯缺鋅。
而且,研究還表明,全球17.3%的人平時吃進去的鋅都不夠(Regan L. Bailey,2015)。
鋅可以說在身體里的每個細胞中都存在,鋅對免疫系統的正常運轉、傷口愈合、性欲、味覺和嗅覺的正常感覺都特別重要。
缺鋅通常會導致脫發、陽痿、不舉、免疫力低下、恢復和傷口愈合更慢、痤瘡等一系列健康問題。
所以,鋅的補充就很重要,鋅廣泛存在于各種肉類、海鮮和乳制品中,全谷物和豆類中鋅的含量也比較豐富。
肌酸
很多人都聽說過肌酸能幫健身,比如增強爆發力和耐力。不過肌酸不止是健身人的專屬,普通人吃肌酸好處也不少。
1.肌酸能保護肌肉健康,幫助減少肌肉流失。
《Journal of Gerontology》的研究表明,補充肌酸后,肌肉中的磷酸肌酸儲存會增多,也就是讓肌肉里儲存更多能量,從而減緩肌肉流失。
2.肌酸有助于緩解抑郁和改善情緒問題。
由于肌酸在大腦能量代謝中的作用,所以研究人員研究了肌酸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有研究發現,補充肌酸真的有助于緩解抑郁癥的癥狀,特別是對于對傳統治療反應不佳的人。
不僅如此,2019年8月發表在《生物分子》雜志的一項綜述里,匯總了很多臨床試驗,發現肌酸確實顯示出具有抗抑郁作用的效果。
3.肌酸有利于心臟健康。
因為它可以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與心臟病風險相關的標志物,肌酸還可以改善內皮功能,有助于調節血流和血壓。
其實吃牛肉等食物也能補點肌酸,但是能補充的肌酸量特別少!
所以,如果你是經常高度用腦、運動多的人群,除了吃一些紅肉,也可以考慮額外補充一點肌酸!
至于肌酸這類補劑的吃法,以及其他想了解的保健品詳細用法、用量,詳情可以參與索隊的《保健品大百科》公益課程。
這個課最近1個月會講,感興趣可以先報名,審核通過即可參與。
碳水化合物
看到這,你可能會非常疑惑,中國不是碳水大國嗎,為什么還會缺乏碳水呢?
這就是索隊要說的,碳水已經被妖魔化了,容易矯枉過正。
尤其是有些輕斷食、減肥的群體中,視碳水為“洪水猛獸”,認為是碳水導致皮質醇升高、認為是碳水導致肥胖,要么極低碳、要么0碳......
碳水是跟蛋白質、脂肪并列的三大營養素之一。
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有45%到65%的熱量都應該來自碳水,而且人體自己沒法合成碳水,全得靠吃東西攝入。
尤其我們大腦用的葡萄糖最多,大概隨時都要消耗全身20%的能量,才能保證我們思考、記憶、學習這些腦力活動正常進行,還能維持大腦的日常運轉。
另外,身體還會把一部分葡萄糖存起來,也就是變成糖原,主要儲存在肌肉和肝臟里。
而一旦碳水缺乏,最直接的生理反應就是人特別容易累,身體連日常活動可能都干不動,肌肉也沒力氣(肌肉主要靠糖原功能),耐力也會下降。
久而久之,肌肉就會慢慢流失。
所以,不應把碳水排除在日常飲食之外。
在碳水的選擇上,天然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類等是首選,因為它們富含纖維并可以在較長時間內提供穩定的葡萄糖供應,提高飽腹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