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畢亞軍
“甲亢哥”帶火了“鹵鵝哥”與“榮昌鹵鵝”,榮昌的領導們則趁火打鐵,把整個榮昌給整火了,包括區委書記高洪波也都成了網紅,很多當地老百姓都發短視頻,表達對他的感謝和喜歡。
游客與買家因此涌入,當地商戶生意劇增,榮昌鹵鵝、榮昌豬等榮昌美食聲名大振,甚至火到海外,一些線上商戶貨品上架就被買光。
一切才剛剛開始。今年五一,榮昌一定也會是大贏家,未來多少年,榮昌鹵鵝、榮昌豬等當地特色產業都依然會分享到今天的流量紅利。
存量時代,大家多吃一口榮昌鹵鵝、榮昌豬,也就少吃一口其他了。我們經常聽到搶抓機遇,搶抓機遇,這就是搶抓機遇。
搶眼球,搶消費,搶錢,就是搶抓機遇。
關稅大戰之下,促內需,穩增長,成了更加迫切待解的課題,搶抓機遇的榮昌又打出個好樣本:經濟發展應該從對外招商引資,拼命開廠上產能,側重到對內扶商養商,對外賣貨招人了。
今天,很多地方依然把對外招商引資與拼命上產能成抓經濟搞發展的主旋律,甚至不切實際地熱衷大企業、大項目,地方領導也熱衷追逐大老板。這也可以理解,因為這樣更能拉動GDP出政績。然而榮昌,尤其這位高書記有些不同。
他也重視招好商,引好資,但從其公開信息看,他是把本地已有企業和商業發展,把本地的東西賣出去擺在了更加優先級。如何讓企業產品走出去,如何讓游客走進來,如何讓小商小販多收三五斗,都是他的心頭事,他走街串巷,吃這個,嘗那個,熱衷跟小商小販打成一片扯點家常。
而且,他有思路和辦法。
他早就看到互聯網電商,新媒體,自媒體的力量。“鹵鵝哥”火之前,榮昌就已經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喊出“新媒體·新經濟”的口號。“鹵鵝哥”爆火之后,能快速承接且把事情搞更大,將整個榮昌給推出來,正是機會給了有準備的人。
他真心實意地抓消費,促內需。
在區經濟工作會議上號召體制內干部適當買件新衣、下下館子,帶頭消費、帶動消費、帶領消費,并且還算了一筆賬——“榮昌的人均消費60—100元,如果我們有1萬人消費,一個禮拜就是100萬,給我們個體工商戶、小老板。”
他動員企業給員工漲工資:“我們的勞動者很辛苦,很勤奮,我們也希望社會單位、民營企業,在春節期間關心職工,在企業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春節給員工多發點工資,多發點獎金。企業盡量開團拜會,把員工召集起來吃個團年飯。”
這是改善大家的收入,也是促進大家的消費。
中國經濟發展到現在,對于絕大多數城市來說,還指望大規模招商引資以及上產能拼經濟已經不現實了,尤其后者在當前形勢下更值得警惕。
更有確定性,也更應該做的是把已有企業發展好,把已有產能運營好。對于絕大多數地方而言,其經濟生命力不在高樓大廈的會議室,而在市井街頭的煙火中,大企業大老板能給領導出政績,小商小販的腰包才更是老百姓的獲得感。
市場經濟的繁榮,最重要的是市場高效運行,是市場本身。最好的促內需穩增長,就是讓大家放心買,放心賣,放開買,放開賣,是讓做買賣的都挺直腰板只用操心買賣本身。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