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飽滿的園藝造型、舒適美觀的公園設施、充足便利的停車泊位……4月23日,記者走進大安區“七六四”口袋公園,只見昔日的廠區閑置空間已華麗轉身為融歷史記憶與現代生活為一體的城市風景線,成為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這是自貢今年最新打造的“口袋公園”之一。
推窗見綠、出門見景、鳥語花香——這樣的場景如今在自貢街頭隨處可見。大家在觸手可及的“口袋公園”里游玩、健身,享受家門口的“小確幸”。
“這里原來就是一個簡易停車場,改造成口袋公園以后,有了水杉林、休閑廊、藍花楹廣場等。我們沒事就過來轉一轉,有了休閑娛樂鍛煉的好去處。”文峰山小區的居民劉阿姨對新建的“七六四”口袋公園贊不絕口。
公園內的圖片展示墻更讓人對這片綠地充滿期待。這面展示墻以自貢第一條專線鐵路“自張鐵路”為序,提取“鐵軌”的元素作為敘事紐帶,一幅幅舊照片,并配以文字簡介,使三線建設故事和七六四精神堡壘成為了可讀的畫卷。
“七六四口袋公園占地1200平方米,原為自貢硬質合金有限責任公司(前身為冶金部七六四廠)廠區前閑置地塊。”自貢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說,該公園以“微更新”手法激活空間活力,讓“工業銹帶”變“生活秀帶”,在重塑廠區入口空間序列的同時,滿足周邊居民散步、停留、閱讀等活動。
“那些犄角旮旯、邊角地帶,正是建口袋公園的最佳選擇。”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以來,自貢把“口袋公園”建設作為推進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舉措,聚焦“剩余空間、工業銹帶、山水資源”等維度,通過見縫插綠、拆墻透綠、留白增綠等措施,利用街頭巷尾、墻腳坎底、破敗立面等城市閑置用地,因地制宜、依山就勢建成城市口袋公園和郵票綠地484個。
這些“小而美”的口袋公園如同在城市肌理上“繡花”,各具姿態:自流井區鹽倉口袋公園,尋根溯源鹽業歷史文化,再現鹽倉故事場景;貢井區西城濕地口袋公園與西城濕地融為一體,繪生態之美;大安區扇子壩口袋公園,將大安區鹽工業歷史文化同現代街景藝術完美融合;沿灘區鄧關街道口袋公園,兒童滑梯、秋千、籃球場等應有盡有;高新區大灣社區口袋公園,占地面積不大卻功能齊全;富順縣老衛校口袋公園,瀑布與西湖構成一動一靜,相映成趣;榮縣文廟巷口袋公園,與詩書榮州相得益彰,讓百年名校煥發生機與活力……
小而多、小而美、小而精,日漸成為自貢“口袋公園”的共性。方寸之間,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自貢融媒記者 周嘉/文 芶思 宋姿熠/圖)
來源:自貢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