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本屆上海車展最受關注的新車之一,蔚來旗下全新品牌螢火蟲(firefly)的一舉一動牽扯著外界的目光,從C位登陸蔚來展臺,到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親臨展臺點贊“這款車給我留下特別印象”,螢火蟲也在短短兩天內繼續制造熱點話題。
不過,在熱鬧之后,蔚來與螢火蟲品牌終將面臨更加現實的市場考驗,自4月19日上市后,螢火蟲已經正式進入了市場考驗的最終階段,而更多人關注的問題其實依然在于蔚來和螢火蟲“準備好了嗎?”?在車展媒體日當天的專訪間中,《車壹條》受邀對螢火蟲總裁金舸與團隊進行了采訪。
作為蔚來體系內首個聚焦“高端城市通勤小車”的子品牌,這個團隊展現出了應有的活力與真誠,在產品競爭力、用戶需求平衡等核心問題上,為我們深入了解這個話題中心的品牌提供了更清晰的圖景。
主線升維,螢火蟲如何下好“全球一盤棋”?
自誕生之日起,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便高調宣布了螢火蟲品牌將面向海外市場的特殊使命,因此,海外也就成為了螢火蟲身上繞不開的核心話題。在首批進駐的國家選擇方面,金舸介紹,螢火蟲今年下半年開始會陸陸續續會進入16個國家,這些國家會散落在歐洲、東南亞,甚至包括南美洲、中美洲和中東,覆蓋全球盡可能多的市場。
“選擇進駐國家的順序主要基于兩點,一是政策友好度,二是市場成熟度。”
面對媒體關于海外市場選擇的詢問,金舸解釋了蔚來在布局上的底層邏輯。實際上,螢火蟲團隊對首批落地的荷蘭、挪威、新加坡等市場有著清晰的認知:關稅優惠、補貼政策與準入便利構成進入這些市場的政策基礎,而比利時、盧森堡等新能源滲透率超歐盟平均水平的市場,則為產品快速滲透提供了土壤。
選擇很重要,努力也很重要。對于外界關注的本地競爭力問題,金舸則用“代際領先優勢”定義了螢火蟲的破局之道。他向我們介紹,歐洲市場對小型車的剛性需求與本土品牌的產品迭代遲緩之間存在著反差,而螢火蟲的代際優勢正是以中歐雙五星安全標準為硬件基線,疊加中國智能化技術的外溢效應所構建的。
而在對于歐洲市場整體的優勢判斷之下,螢火蟲團隊也在根據不同國家地區用戶的需求差異進行產品的進一步適配,用技術工程上的巧妙構思來解決不同市場的需求差異問題。
“有一些地方不能做兩套,做了適當平行,比如說后排空間跟后備箱的平衡取舍,歐洲要后備箱,中國是要第二排,我通過座椅的機械架構巧思和底盤架構的巧思,同時兼顧了中國對第二排需求以及歐洲對后備箱的需求。”金舸說。
此外,當被問及螢火蟲是否會在海外推出增程版時,金舸給出了“這個車沒有”的準確答案,并表示目前新車的銷量訂單符合預期:“現在試駕從早上九點排到晚上十點基本是爆滿的狀態,區域已經舉手了要再增加試駕車。”
渠道策略的靈活性則是螢火蟲出海的另一大看點。不同于蔚來主品牌在海外堅持直營模式,螢火蟲選擇“一國一策”的混合打法:在成熟市場依托本土經銷網絡快速觸達用戶,在潛力市場探索換電授權模式。
金舸坦言:“海外(換電)代價很高,所以在海外鋪換電站會相對比較克制。但不同國家策略不一樣,比如說有一些整個國家都是一家總代負責,他們非常愿意引用螢火蟲的換電站,我們會授權幫助他在當地構筑換電能力,把換電運營能力賦能給總代。”
“富養”的螢火蟲,承載著蔚來的未來
“硬件基線安全是絕對高的。一上來中歐雙五星的標準來作為硬件基線,而且是最新標準,這個不因為區域做任何變化。軟件基線用的是現在蔚來比較新的安裝基線,也是同樣一個全球標準。”
在本次采訪中,“基線”成了金舸掛在嘴邊的常用詞,這是對產品核心競爭力的承諾,也是螢火蟲打通全球副本的核心“武功”。
那么,螢火蟲的基線標準從何而來?“打個比方,家里面如果是最小的小孩,是不是一般情況會得額外照顧?可以說螢火蟲就是富養出來的。”在金舸看來,螢火蟲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擁有蔚來10年研發工藝的加持,從出生開始就掌握了從前難以具備的“富裕“條件。
“比如說軟件能力,智能座艙的基線就是直接沿用蔚來基線,其中85%代碼是完全一樣的,我就做最上面15%應用層的更改,就做出了現在這么有差異化競爭優勢的一個UI交互。”這些技術層面上的賦能給螢火蟲安上了更輕、更快的翅膀,而蔚來對這個“最小的孩子”投入的支撐還遠不只于此。
“今天車展大家看到了,我們放在蔚來正中心位置C位出道,這個也是蔚來富養firefly螢火蟲的最好證明。”在營銷層面上,蔚來不僅用最大化的資源托舉螢火蟲,而且前面兩個品牌所走過的彎路也將直接成為螢火蟲品牌成長道路上的經驗,其中也包括了在用戶洞察領域的積累。
金舸回憶道,從前做蔚來的時候,電車作為家里一唯一輛車,副駕一般是太太,這個時候才誕生女王副駕。到做螢火蟲的時候,團隊關注點變成了自信自在熱愛生活城市出行的小車。通過對用戶的調研發現,大部分的時候主要場景也是主駕有人,可能副駕也有人。“因此我們就要做到主副駕體驗上一點不輸,而且甚至可以是是絕對實現了平權。”
總體而言,螢火蟲的這種“站在巨人肩膀上起舞”的模式,對于其本身和蔚來汽車而言都是一種有意義的嘗試:既規避了新品牌從零起步的試錯成本,又通過輕量化獨立團隊保持了螢火蟲產品的獨特性。這種繼承關系并非簡單的技術移植,而是賦予了螢火蟲更多的靈活性,使其得以圍繞核心用戶重塑產品人格。
依照這一邏輯,金舸也對我們坦言,一些用戶期待的內容可能不會實現,例如蔚來不會直接把NOMI放在螢火蟲車上,但卻會根據品牌發光的理念創造出專屬的助手LUMO。“每個品牌有自己品牌特性,螢火蟲不需要非常物理實在的東西擺那里,我們的語音助手是無聲似有聲,是無處不在的。”
正是這種細化到品牌性格的極致洞察,讓我們對螢火蟲的未來有了更具象化的認知。螢火蟲準備好了嗎?在這次專訪之后,我們聽到了來自其團隊的答案,而從上海車展的舞臺出發,這只小小的螢火蟲還有很長的路要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