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海 墨
設計/ shelly
紅旗的品牌號召力毋庸置疑。
2025年4月23日,上海車展,紅旗發布了它的首款豪華硬派越野車,與此同時發起“紅旗越野車名征集計劃”,全球范圍內邀請大家為“紅旗越野”命名,并承諾:2026年新車上市時,向最終車名的建議者,免費贈送“紅旗越野”001號車。
隨著中國一汽黨委書記、董事長邱現東話音一落,外界的討論便隨即展開。筆者在朋友圈隨意打開一條相關報道短視頻,下面留言24小時內便超過600條,都是在為紅旗越野命名。
對消費者而言,吸引力顯然并不僅僅是一輛贈送的越野車,更多的則是對紅旗品牌的情懷與期待。
必須承認,智能電動時代初期,紅旗曾被外界稱為“追趕者”。當新勢力們在為純電vs.增程各執一詞,為“智能駕駛誰家強”搖旗吶喊時,喧囂聲中這個品牌似乎有些安靜。
直到2024年,隨著全面、全方位、全體系向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轉型的紅旗“All in”新能源戰略,其全新的技術、平臺、產品,以及鮮明的品牌標簽逐漸展現在世人眼前。
“天工”是紅旗最新的純電平臺,相較之前的產品,新平臺更注重降低能耗,重點解決低溫續航衰減、充電效率、四驅電耗高等問題。紅旗自研低溫電芯,通過調控正負極材料表面形貌和結構、拓寬電解液低溫寬域性能等方式,使電池的動力學性能提升28%;匹配智能電池加熱策略,零下10攝氏度電量保持率達98%,領先行業平均水平3%;零下10攝氏度充電80%,僅需要29分鐘。
“九章”智駕平臺是紅旗在智能化領域探索的集中體現。“九章”以飛刃架構為基礎,以紅旗1號芯片和FAW.OS為核心——前者是國內首顆車規級5納米五域融合AI芯片,后者則是一汽自研的整車操作系統。
基于“九章”平臺,紅旗開發了以“安心”為標簽的司南智駕和以“隨心”為標簽的靈犀座艙。
“司南”采用行業首發量產的慣導三目立體視覺系統,以及一體式端到端大模型的應用,不依賴高精地圖和激光雷達就能實現高速、城市領航輔助全覆蓋。“靈犀”采用定制化的7納米雙核高算力芯片,搭載行業首發的同軸雙焦面AR-HUD、只需30分貝即能喚醒的語音助手等技術。
與當時行業流行將技術傳播集中于純電和智能不同,在2024年紅旗尤其將精力投入到看起來不太流行的安全話題。很明顯,紅旗希望“安全”成為它一個重要的標簽。
當然,在安全問題上,紅旗的實力毋庸置疑。
紅旗全系產品都按照最嚴苛的雙五星安全標準開發。“紅旗”也是第一個參與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全新安全標準——“珠穆朗瑪”計劃的品牌,2024年12月發布的天工08是汽車行業唯一通過“魔鬼四連環”被動安全測試的車型。
在消費者最關心的電池安全領域,紅旗通過高強鋼和鋁合金打造的9H4M車身結構、裝甲級防護板、三維一體湍流冷卻技術、云端電池安全監管體系等技術,打造了不怕碰、不怕泡、不起火、不爆炸的十重電池安全防護體系。
“我們始終堅持為用戶造最安全的車。安全是汽車的第一屬性,是一個車企最基本的道德、良心和責任。”邱現東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表達如是觀點。
值得注意的是,在組合駕駛輔助的傳播上,從2024年的品牌新能源之夜,到今年品牌智能體驗日,紅旗一再對外強調“人機共駕”理念,既不替代“人駕”,也不過度依賴“智駕”,表達著紅旗有取舍的態度。
安全絕不意味著保守。中國一汽紅旗品牌3系產品線CEO馮彪曾表示:“(紅旗)從技術能力維度一定是‘激進’的,但從對人的關愛和保障上來講,從宣傳上來講,我們絕對不會走‘激進’的策略,去誤導、引導消費者的選擇。”
深厚的造車底蘊,疊加全新的新能源和智能化技術,以及愈發清晰的品牌標簽,紅旗作為智能電動時代豪華品牌的底色初步顯現。
2024年,紅旗整體銷量411,777輛,新能源銷量11.5萬輛,占比約28%,同比增速44%,高于行業8.5個百分點。2025年,紅旗的預期是突破50萬輛,其中新能源產品將超過25萬輛。
面對相較去年要翻一番的目標,一汽紅旗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新能源營銷事業部總經理肖肖形容是“比較有挑戰性的”。但紅旗,或者說肖肖是有底氣的,“無論是技術上的支撐,還是產品上的支撐,我們都很有信心完成這個目標”,他說道。
既是國車,也要成為國民車
2025年,紅旗的思路愈發明確——國車與國民車并行,通過密集上市新車,品牌進入快速發展軌道。
“紅旗既是‘國車’,也要成為‘國民車’。” 中國一汽總經理助理兼紅旗品牌運營委員會副總裁柳長慶表示,紅旗高端定位不會改變,但需通過子品牌,區隔用戶群體。簡單說,為滿足年輕用戶需求,推出全新產品序列“天工家族”,將新潮設計、智能科技融入年輕用戶的出行場景。為滿足高端用戶需求,發布代表中國汽車工業厚重歷史和技藝巔峰的金葵花子品牌,通過“耀”“禮”“雅”“悅”國賓車隊等打造具有中國氣韻的頂級豪華體驗。
正如2025年上海車展,金葵花頂級主題定制產品蘭亭雅韻定制版亮相,其設計靈感源于王羲之《蘭亭集序》,在工藝上采用大漆、黃金鐫刻、粵繡、琺瑯等多種國家級非遺技藝;動力上,搭載國內唯一一款自主研發的雙渦輪增壓V8T發動機和電控系統,將頂級匠藝與卓越科技融合。據紅旗透露,這款車已經被一位“神秘買家定了”,“開展即售罄”。
紅旗的品牌架構策略是成功的。超豪華的頂級品牌形象被紅旗金葵花子品牌牢牢鎖定,“中國第一豪華”品牌的頂端認知,“國車”認知已經形成。
在另一端,新能源天工系列,作為紅旗豪華品牌定位下的“國民車”之一。繼紅旗天工08、05之后,新智國潮豪華純電SUV紅旗天工06在此次上海車展正式開啟交付。
紅旗天工06所在的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尤其被各新勢力所看中的。特斯拉Model Y一直是該細分的領頭羊,去年下半年隨著多款中型智能電動SUV上市,蔚來CEO李斌比喻“六大門派圍攻Model Y”,這“六大門派”是指樂道L60、極氪7X、智己LS6、阿維塔07、智界R7和嵐圖知音,可見市場的廝殺程度。
面對如此競爭環境,馮彪將紅旗天工06的優勢總結為三點:
一是,搭載行業第一梯隊的組合駕駛輔助及智能座艙。
二是,堅持中式文化創新的現代表達,整體設計語言、調性和性格表達上可以看到很多中國傳統哲學的延續和創新性設計,塑造了中式豪華。
三是安全,紅旗投入30余臺碰撞車,廣泛覆蓋200余個事故場景,開展600余次碰撞試驗,滿足最新2024版C-NCAP和最新2025版E-NCAP五星最高標準;在消費者無意識的一些領域紅旗同樣下足功夫,比如輻射值做到了國家要求的千分之一,車內揮發性有機物濃度僅為國家限值的十分之一,等等。
“這個車在細分市場上,應該是第一梯隊的地位”,他總結說道。
“鴻鵠”混動平臺是紅旗新能源在“九章”和“天工”之外另一個重要技術平臺。今年上海車展正式上市的超級混動智慧豪華轎車紅旗H5 PHEV正是“鴻鵠”平臺的重磅產品。
H5車系是紅旗品牌較早“國民車”的重要車型之一,其投放市場至今已深受超60萬青睞,并奪得中國品牌B級豪華轎車的銷量冠軍。紅旗發現市場對紅旗H5新能源產品的呼聲越來越高,有近50%的進店客戶會咨詢H5是否有新能源車型?因此,紅旗H5 PHEV應運而生。
作為紅旗品牌首款超級混動轎車,在繼承紅旗H5的國車品質的同時,紅旗H5 PHEV擁有1600公里的超長續航、SOC 30%-80%只須13分鐘超快的補能速度、最低荷電狀態油耗3.75L/100km的能耗表現。
鴻鵠平臺的混動車型有四種模式:智能混動、純電優先、燃油優先和增程模式,對于用戶日常駕駛而言,并不需要特別選擇,因為智能AI的混動模式會根據路況、使用習慣等,自動匹配最佳、最節能的模式。
在安全方面,中國一汽紅旗品牌5系產品線CEO華遙峰在采訪中表示,紅旗H5 PHEV采用24倍于國標的六面體堡壘絕緣防護技術,240倍于國標的浸水防護技術,“電池在水里面泡五天、五夜沒有問題的”;并且針對工信部發布的將在2026年的7月1日起實施的“最嚴動力電池安全令”,紅旗H5 PHEV現在已經滿足新的標準。
越野、營銷與國際化
越野,是紅旗在上海車展帶給用戶最大的驚喜。
新車傳承“紅旗”的設計基因,汲取傳統文化中的榫卯、弓弩、宮燈等設計元素,應用模塊化斗拱咬合架構,以剛勁方匣的造型傳遞硬派越野風骨;內飾智艙,融合現代科技裝備和端莊大氣的架構設計,展示自信的中式美學設計。
對于紅旗為何會在此時推出一款硬派越野?中國一汽紅旗品牌7系產品線CEO姜豐的回答是:“品牌與用戶之間的雙向奔赴”。
一方面,過去幾年國內越野市場整體增量明顯,隨著紅旗品牌煥新深入,特別是逐步擺脫純商務用車的刻板印象,消費者對紅旗造越野有了期待。
另一方面,硬派越野車的加入,不僅豐富了紅旗的品牌,同時也是品牌的傳承。
一汽紅旗是有造越野的底蘊的。
1959年,一汽制造的越野車CA-30卡車便是中國第一款自主生產的軍用越野車,時至今日,一汽解放MV3系列軍用卡車依舊是中國軍用越野卡車領域的主力軍;而在民用車領域,一汽解放同樣擁有具備全時四驅三把鎖、輪胎自動充放氣、斷開式硬橋等頂尖硬核越野實力的越野底盤M41。
在非承載車型開發方面,紅旗也是經驗豐富,金葵花在售車型國耀即是標準帶大梁的頂級豪華越野車型。
作為一款頂級硬派新能源越野車,此次亮相的“紅旗越野”除了必備的非承載式車身和三把差速鎖之外,還搭載了一汽自研的矢量控制四電機,通過毫秒級動態響應,實現四個車輪扭矩與方向的控制,并可迸發出1300牛米的強大扭矩,滿足用戶“越野玩車、長途穿越、戶外休閑、城市通勤”四大用車場景。
至此,紅旗新能源已涵蓋純電動、插電混動、增程等主流新能源動力形式,擁有從緊湊級到大型尺寸的轎車、SUV和硬派越野等車型,產品序列日趨完備。
隨著產品鋪開,紅旗新能源的營銷也漸入佳境。
2024年11月,紅旗品牌新能源之夜在深圳舉行,紅旗用一晚上的時間講述了它的技術新故事,外界“恍然大悟”,紅旗新能源真的有些東西。從此,紅旗抓住每一次機會反復對外傳播其技術硬實力,特別是安全,目的就是讓這個標簽與品牌深度綁定。
進入2025年,“天工”車型進入密集上市期,紅旗先后選擇女子乒乓球運動員孫穎莎“莎莎”和知名脫口秀演員付航站臺,旨在打破年輕人對紅旗品牌“嚴肅”的刻板印象。
紅旗的這些變化外界肉眼可見,背后與紅旗2023年啟動推行的“產品線CEO制”密不可分。
為了確保紅旗新能源新一代轉型產品的成功,強化產品導向,紅旗推行“產品線CEO制”,專人負責一條產品線從規劃到售后服務的全生命周期,打破部門壁壘,確保資源的高效協同。
在初步理順產品和運營管理模式后,紅旗迅速加快國際化進程。
在取得海外銷量連續4年翻倍增長后,借上海車展,紅旗品牌舉辦國際化業務新聞發布會,宣布將與全球用戶和合作伙伴共同創建“移動出行價值共同體”,在“品牌、產品技術、全鏈路發展”三個維度上,推動品牌共創、技術普惠和當地汽車產業發展,最終與各方共同實現“和諧共生、創新共贏、長久共榮”,共創豪華新生態。
值得關注的是,在戰略層面,紅旗的國際化不單是在海外銷售汽車,更強調與合作伙伴的共同成長。《汽車商業評論》認為,采用這種方式將更考驗中國汽車制造商的能力與耐心,而其紅旗新能源過去幾年的經歷證明,它最不缺乏的便是耐心,厚積薄發正是紅旗的強項。
在補上國際化板塊后,在智能電動時代,作為最能代表中國的品牌,紅旗已然回到豪華主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