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4月27日電 (記者李博)“2025年國際導盲犬日”主題活動于4月26日在朝陽區華貿天地商業街溫暖啟幕,以“愛與陪伴,點亮前行之路”為主題,通過多元形式倡導社會包容,推動無障礙環境建設,呼吁公眾尊重導盲犬、關愛視障群體,共同照亮視障群體的前行方向。
活動中特別發布了由北京市殘聯、北京服裝學院攜手設計的“北京導盲犬”工作裝,兼具功能性與標識性,展現導盲犬服務“北京標志”,彰顯對導盲犬工作的支持。
導盲犬使用者張博文分享了與伙伴“圖圖”的日常,呼吁社會消除偏見,為視障群體創造平等參與的機會。
清苑路第五社區居民代表聯合商戶、志愿者共同宣讀了《我愿與導盲犬同行》倡議書,承諾維護導盲犬權益,助力視障人士融入社會,呼吁公眾理解和接納導盲犬。
活動現場設置六大特色區域,多維度傳遞包容理念。在文藝展演區,盲人歌手與居民同臺獻藝,腰鼓舞、民樂聯奏、合唱等節目展現藝術無界,傳遞溫暖力量;在互動體驗區:“蒙眼插花”“黑暗拼圖”“觸覺猜物”等10項趣味挑戰,讓公眾切身感受視障群體的生活不易,激發共情與理解;在主題展覽區,導盲犬攝影展、居民書畫展、盲文圖書館體驗臺,通過影像與互動呈現城市溫度與科技賦能成果;在公益服務區,導盲犬使用者為志愿者提供感恩理療,“金盲杖”團隊分享生活技能培訓,傳遞“助人者亦受助”的溫暖循環。
清苑路第五社區特別策劃了“童見智匯”兒童觀察團系列活動,20組親子家庭通過生命教育課堂、城市無障礙探索、公益畫作設計等實踐,用童心描繪導盲犬故事,培育平等包容的社區文化。孩子們化身“無障礙偵探”,發現設施盲點并提出改進建議,為城市治理注入新視角。
活動全程由近百名志愿者護航,提供“溫暖600米”接站引導、一對一協助等服務,確保視障人士無憂參與。華貿天地商戶設立愛心飲水站、免費理發等助殘項目,推動公益從“活動”向“常態”延伸。北京市無障礙環境建設促進中心聯合高校、企業及社區,構建“政府主導、高校賦能、企業支持、社區落地”創新協作機制,探索無障礙建設長效路徑。
本次活動由北京市殘疾人聯合會、北京農學院、北京市盲人協會、北京市朝陽區來廣營地區聯合主辦,北京市無障礙環境建設促進中心、北京農學院文法和城鄉發展學院、北京農學院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北京市朝陽區來廣營地區清苑路第五社區承辦,是多方協同推進社會共融的生動實踐。
北京市無障礙環境建設促進中心主任張亮表示,未來將持續深化導盲犬服務普及、家庭無障礙改造等行動,凝聚各界力量,讓“無障礙”成為城市基因。清苑路第五社區負責人說,將以此次活動為起點,推動志愿行動常態化,共建包容友好的社區生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