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楊詩涵
于本屆上海車展迎來中國首秀的寶馬新世代X概念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這款車型上,觀眾能夠感受到未來新世代量產車型的設計特點。
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在發布會上透露,首款中國專屬新世代車型為BMW iX3L。目前首款國產寶馬新世代車型已在沈陽下線并開啟全面測試,明年將與中國消費者見面。
以寶馬新世代車型為代表,寶馬將在華展開陣容較強的系列產品布局。2025年,寶馬集團計劃在中國推出10余款新車型;2026至2027年,公司將推出包括新世代車型在內的20余款新車。
寶馬集團負責客戶、品牌及銷售業務的董事高樂在接受界面新聞等媒體采訪時指出,中國是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也是寶馬最大單一市場。“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已占半壁江山,純電車型占比突出,因此基于純電架構的新世代車型恰逢其時。”
在新世代車型上,寶馬帶來系列科技升級,包括其全球首創BMW全景iDrive、行業首個BMW駕控超級大腦、革命性大圓柱電池,該車還會搭載本地開發的技術和解決方案。
以駕駛員為中心,寶馬全景iDrive用全新交互界面提供不同的人機交互體驗。其視平線全景顯示技術,集成超近距投影技術,以及納米涂層風擋玻璃,搭配3D抬頭顯示、豎向雙幅設計的智控方向盤,界面虛實結合,以分層設計引導視線向前,保證信息豐富程度的同時不干擾駕駛員專注駕駛。
而在馬力易得的年代,寶馬更看重性能控制。高樂告訴界面新聞,“從技術角度看,電動時代想打造一款性能好、速度快的車是相對比較容易的,但復雜之處在于,我們會把生命托付于一輛汽車,因此我不同意‘汽車是輪子上的手機’這種說法,因為汽車應是被嚴肅認真打磨的一款座駕”。
每一款純電寶馬都將搭載負責駕駛動態控制的BMW駕控超級大腦。高樂介紹稱,針對寶馬新世代車型,品牌非常強調駕控,一方面能夠支持車輛卓越的性能,同時快速響應,無論制動、轉向都能夠精準控制,“讓駕駛員覺得控制性能強悍的車依然自如”。
在自研動態性能控制系統的同時,寶馬在其他技術與合作方共同攻關,例如語音識別方面由斑馬提供,大語言模型領域未來會采用與阿里巴巴共同開發的寶馬定制AI引擎,并疊加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高樂對上述模式解釋稱,“在中國,尤其在數字化智能座艙方面,我們會依托本地合作伙伴。”
圖為新世代概念車。 圖片來源:寶馬
輔助駕駛領域,寶馬認為安全和可靠是創新底線。高樂表示,“對寶馬來說,如果要給高度自動駕駛的感受和安全駕駛保障二者做一個優先級排序,安全駕駛一定是在優先級頂端”。
伴隨智能駕駛領域新規發展,中國輔助駕駛開發速度是否會呈現延緩趨勢成為車展上被熱議的話題。高樂認為,新規并不會延緩輔助駕駛的發展速度,而是能夠提高準確性和可靠性。
“近來大家對自動駕駛的期望有點過高了,駕駛員會太過依賴機器自動駕駛。寶馬主張汽車是人機配合的產物,工信部的新規可以提高安全性要求,與寶馬不謀而合,也就是對于人和機器各自職能要進行區分。”
中國市場的價格戰持續至今,尚未完全降溫。在高樂看來,雖然目前市場情緒偏于疲軟,消費者信心不足,但好消息是中國市場還在增長。“據我所知,很多汽車公司賠錢賣車,我們認為目前的價格戰是不可持續的,企業終究還是要以盈利為目標,我有信心市場局面和價格形勢會發生轉變。”
除新能源之外,寶馬關注到中國市場當前傳統燃油車仍占有50%的市場份額。品牌堅持在華投資與創新,不局限于單一動力形式,高樂表示“正如寶馬展臺上既有燃油M車型,也有純電版本,未來全球市場會延續多動力路線”。
當前多家跨國汽車公司爭相布局的氫能,被業內視作未來動力形式的發展方向之一。氫動力方面,寶馬將在2028年推出氫動力車型。高樂表示,在充電基礎設施不完善、生產電池的原材料不充裕的地區,氫能是一項很好的技術解決方案。
寶馬開發氫能技術已有近20年。早在2009年、2010年,寶馬就已有氫動力7系的部分車輛進行測試。高樂介紹稱,近20年寶馬不但在持續完善氫動力的技術,也與豐田在氫動力總成方面開展合作,成果最后都會轉化到2028年的量產氫動力車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