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再次來到楚科奇,向大家展示一處上世紀90年代中期被廢棄的軍事設施——位于烏戈利內·科皮軍營以北幾公里處、曾屬于蘇聯空軍遠程航空兵通信樞紐的一個無線電發射中心。我們之前已經介紹過烏戈利內·科皮軍營。
在遠處幾公里之外,就能看到這片位于苔原中的無線電中心。
首先最顯眼的是巨大的天線場。
1958年,在“烏戈利內”機場幾公里外,奧布雷維斯塔亞山腹內建成并投入使用一座中央核武器儲存基地,代號為“C設施”編號955,又稱“馬加丹-11”或簡稱“古德姆”。這座基地為蘇聯遠程戰略轟炸機提供核彈支援,為此,1950年建造的機場進行了改造,成為聯合使用的跳躍機場。機場東側由民航部門使用,西側則新建了軍事基礎設施。蘇聯空軍的主要部隊駐扎在機場附近的烏戈利內·科皮軍營。
其中一支部隊就是遠程航空兵通信樞紐,它負責為機場其他所有單位提供通信支持,下設若干無線電發射和接收中心,而我們今天介紹的就是其中的一個無線電發射中心。
在進入無線電中心的入口處,曾經有兩棟四戶式木制住房,供軍官們居住。
不過這兩棟樓已經沒什么可看的了。
因此我們直接來到這片區域最大的建筑——無線電發射中心人員的營房。
當年這里有圍欄,入口大門的柱子是用舊天線桅桿做成的。
這棟兩層樓的建筑建在樁基上——這是典型的永久凍土地區建筑設計。
讓我們通過連廊入口上到二樓。
這條連廊連接著建筑的兩個部分。
內部一片空蕩。士兵食堂的墻上還能看到一些畫。
廚房設備的殘骸。
廚房冰箱。
蔬菜倉庫。
原本的配電室。
通風機房。
供熱機房。
一些辦公室。
可能是以前的教室。
在主入口處有一段樓梯通向二樓。
讓我們繼續往上走。
樓梯上方保留著一個備用水箱。
二樓入口值班室的小窗戶。
士兵床鋪的排列位置。
更衣室。
洗漱間和廁所。總的來說,這棟樓已經完全空了。
所以我們繼續看看周邊還有什么遺跡。
在營房對面有一條坡道,通往一個水池。
這個水池在部隊仍在使用時就已廢棄——后來被人切了個門洞,作為倉庫使用。
水池外殼上還能看到被沖鋒槍射擊的彈孔。
附近還有兩個地下儲藏室。
從通風口推測,里面應該儲存的是燃料或潤滑油品。
其中一個已經部分挖開,可以清楚看到儲罐周圍有技術通道,起到保溫作用(類似于熱水瓶原理)。
可以通過頂部突出的井口進入這些通道。
旁邊是一個小型泵站,里面堆放著一些桶和油罐。
我們回到營房。
旁邊還有一處建筑,地面上露出一個大型儲罐。
繼續探索,我們來到一排車庫。
地上仍然散落著報廢的軍車駕駛室。
另一處駕駛室殘骸。
這是一座未完工的新軍官宿舍樓,在蘇聯解體前幾年動工,但由于部隊裁撤未能完工。
不遠處可以看到鍋爐房的煙囪。
鍋爐房曾為地面建筑和區域內的地下掩體提供供暖,掩體的故事我們將在另一篇文章中詳細介紹。
現在我們來看看鍋爐房。
鍋爐房后側原本連著一座柴油發電站。
這里曾安裝過兩臺柴油發電機。
那里曾經有兩臺柴油機。
但如今只剩下被破壞得七零八落的電氣控制柜。
以及幾個空蕩蕩的房間。
我們從主入口離開。
從柴油發電站引出了一條燃料管道。
通向主燃料儲備罐。
在基地最盡頭的位置,坐落著傳輸廣播中心的技術大樓。
讓我們看看那里還剩下了什么。
一條空蕩蕩的主走廊。
通風設備。
一些技術用房。
曾經為設備制冷的冷氣機組空調。
備用零件倉庫(ЗИП倉庫)。
主電氣控制室。
設備的殘骸。
墻上依然可以看到當時安裝的Р-140型發射機的名稱。
在大樓盡頭,是設備操作大廳。
這里曾經布滿了一排排的廣播設備機架。
冷卻通風管道連接到這些機架上。
如今,往日的景象只剩下墻上從天線陣地引入的饋線口作為回憶了。
以及從天線陣地延伸而來的饋線。
還有來自天線陣地本身的饋線。
至于位于鍋爐房旁邊的PDRC(遠程航空通信節點)掩體,我們將在單獨的詳細文章中為大家介紹,因此本次內容就到這里了。
如果你喜歡這篇內容,請點贊、訂閱我們的頻道,并將我們的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們。
感謝觀看,我們下次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