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云書,一個拼盡全力尋找熱愛的人,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為您帶來干貨。
救命!我把“杼”讀成“抒”被媽媽追著打!這個字和“曾母投杼”的瓜,比電視劇還刺激
上周學《古詩十九首》“札札弄機杼”,我指著課本對我媽說:“看!古人‘弄機抒’,就是玩手機抒發情感!”我媽抄起掃帚:“那是‘機杼(zhù)’!織布機的梭子!再讀錯,我就成‘曾母投杼’里的媽媽了!”
讀音破案現場:
杼讀音為zhù,發音時,舌尖抵住下齒齦,氣流平穩送出,聲帶振動,發出清脆的去聲音 。
杼=木+予:左邊“木”是木材,右邊“予”是“給”,合起來就是“給木頭賦予靈魂的工具”,讀 zhù(第四聲,音同“住”,想象梭子在織布機上“住”了一輩子)。
釋義
1.織布機上穿緯線的梭子
2.削薄,削尖。
3.引申為長。
4.土木工程中的泥土。
5.水草。
《說文解字》:“杼,機之持緯者”,就是“織布機上穿緯線的梭子”。
組詞
機杼:指織布機,也比喻詩文的構思和布局。
杼軸:原指織布機上的兩個部件,引申為文章的組織構思。
砧杼:砧,搗衣石;杼,梭子,泛指搗衣和織布。
梭杼:即梭子。
杼梭:同樣指梭子。
杼柚:同“杼軸”。
寒杼:寒夜的織布機,也指寒夜織布。
杼廁:意為往返于廁所,形容忙碌。
斷杼:梭子折斷,比喻做事中斷。
投杼:扔掉梭子,常表示恐懼或動搖。
杼情:抒發情感 。
杼意:表達心意 。
杼首:長頭 。
杼斗:舊時織布機上的梭子和斗子 。
杼機:織布機,也可比喻關鍵之處 。
杼跡:織機上的痕跡,比喻事物的跡象 。
杼云:狀如織梭的云 。
杼懷:抒發情懷 。
杼緒:思路 。
關于“曾母投杼”
“曾母投杼”讀音為“zēng mǔ tóu zhù” 。
出處
《戰國策·秦策二》:“昔者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椬匀簟S许曆桑擞衷唬骸鴧⑷?!’其母尚織自若也。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懼,投杼逾墻而走?!?這個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的費地,通過生動的情節展現了謠言的強大破壞力 。
“曾母投杼”的事情是這樣的!
曾子(孔子學生)同名的人殺了人,鄰居告訴曾子媽:“你兒子殺人了!”媽媽不信,繼續織布;第二個人來說,媽媽還是不信;第三個人來說,媽媽“投杼逾墻而走”——扔下梭子翻墻逃跑了!
比喻流言可畏,即使是最親近、最信任的人,在多次謠言的影響下,也會動搖對事實的判斷 。謠言傳三次,親媽都跑路,比“狼來了”都厲害。
造句
1.盡管他一直品行端正,但在眾人的惡意詆毀下,竟也出現了曾母投杼的情況,周圍人開始對他產生懷疑。
2.網絡時代,信息傳播迅速,曾母投杼的現象屢見不鮮,不實消息輕易就能誤導大眾。
3.我們不能僅憑片面之詞就妄下判斷,要避免陷入曾母投杼的誤區。
4.企業發展中,若管理者被不實傳聞左右,就可能出現曾母投杼的決策失誤。
5.面對謠言,我們應保持理性,不要讓曾母投杼的悲劇在生活中重演。
現在每次看到“杼”,我都會摸摸木頭家具,默念“zhù、zhù、zhù”,提醒自己:“這是梭子,不是抒發,再讀錯,曾母的梭子就要砸過來了!”
我是云書,一個拼盡全力尋找熱愛的人,希望同頻的你我,一起向著光,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關注【云書筆記】,和大家一起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