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化網訊4月26日,新津舉辦“修覺山韻,文脈千年”修覺山公園開園活動。活動融合情景朗誦、歌舞雅集、詩詞互動與傳統文化體驗,為市民游客打造了一場沉浸式春日文化盛宴。
上午9時30分,修覺山公園開園活動在充滿詩意的朗誦《詩韻·修覺》中拉開帷幕。成都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天府文化研究院院長譚平教授為大家分享了修覺山的前世今生故事。
隨后,青年舞蹈家以一支《上春山》展現山間草木蔥蘢之美。
來自成都市語言藝術協會的嘉賓帶來情景朗誦《長歌·修覺》,以聲情并茂的演繹重現修覺山“四廟一亭”的歷史煙云與山水靈韻,帶領觀眾穿越千年文脈。
新津區的周明生、邱海翔、何毅豪三位老師也上臺分享了他們與修覺山的故事。“修覺山不僅是自然景觀的承載地,更是新津歷史文脈的重要符號。”新津區文廣體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開園活動通過多元藝術形式活化歷史資源,讓更多人走進修覺、讀懂新津,感受“山水相融、人文相親”的城市魅力。
下午,由成都市新津區人民政府主辦、成都市新津區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新津文旅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2025成都新津第二十五屆梨花季系列活動之“春在梨花·修覺詩會”接棒登場,串聯起歌舞朗誦與詩詞互動兩大核心環節。
青年演奏家和詩歌表演藝術家們獻上《蘭亭集序》、《紀勝亭詩聯誦》經典詩詞表演,悠揚的樂曲與朗朗書聲交織,勾勒出春日修覺的詩意畫卷。
最引人入勝的當屬“全民詩詞接龍”環節。現場市民踴躍參與,以“春”“花”“山”等為題展開激烈對答,妙語連珠間盡顯詩詞功底。來自新津本地的詩詞愛好者張女士表示:“這種互動形式讓傳統文化不再遙遠,每個人都能成為詩意生活的主角。
”活動現場還特別設置文化體驗區,精心策劃畫紙鳶、投壺、猜燈謎、寫書法等傳統民俗活動。在紙鳶繪制區,孩子們提筆作畫,將春日愿景繪于紙端;投壺體驗區再現古代士大夫宴飲游戲,參與者屏息凝神、專注投擲,感受古人的雅致生活;書法區則有書法愛好者現場揮毫,免費為市民題寫“春日祝福”。“我們希望通過這些可觸可感的體驗項目,讓傳統文化從‘書本’走向‘生活’。”活動主辦方介紹,體驗區全天接待游客超千人次,成為親子家庭、文化愛好者的“打卡熱地”。
據悉,修覺山公園后續還將推出更多系列活動,持續擦亮“修覺文脈”文旅IP。此次開園與詩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新津梨花季增添了濃墨重彩的文化注腳,更標志著修覺山從自然景區向“文化體驗型景區”的全新升級。
春日勝景正當時,修覺山上詩韻長。隨著新津全域文旅活動的持續開展,這座“幸福水城”正以多元姿態邀請八方來客,在山水之間品味文化之美,于詩詞之中感受生活之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