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饒軍:扎根基層20載 用溫情與公正書寫調解為民答卷
長江云記者 呂濤
在谷城,提起勞動爭議調解,人們自然而然會想到饒軍。這位被群眾親切稱為“饒大媽”的仲裁員,20年來,他帶領團隊化解勞動爭議4000余起,調解成功率達90%以上,用法理+情理”搭建起勞動者與企業的連心橋。
“饒大媽”的稱號始于群眾的口碑。“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是他經常掛在嘴邊的話。面對情緒激動的當事人,他總是不厭其煩地傾聽訴求,“苦口婆心”溝通勸解。
2023年年底,勞務派遣員工劉志強因治療工傷負債,家庭陷入困境,而企業最初僅愿支付6.5萬元補償。饒軍連續10個小時往返調解,逐條分析《工傷保險條例》,最終促成雙方達成8.5萬元補償協議。湖北銀谷勞務派遣有限公司經理帥曉丹說:“饒軍的調解既有法理的剛性,又有人情的溫度。他帶著法律條文上門,卻用家常話把道理講透,這樣的方案讓我們企業服氣,員工也安心。”
為提升調解效能,饒軍創新推出“一案五調”機制,靈活運用面對面調解、背靠背協商、親友協助調解等方式,將矛盾化解在庭前。該機制使調解成功率提升至93%,案件的平均處理周期縮短30%。2024年,谷城縣獲批國家級“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成為全省唯一入選單位。“仲裁調解不是‘和稀泥’,而是尋找法理與情理的平衡點。我們既要守住法律底線,也要讓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不是冰冷的條文,而是觸手可及的溫暖。”饒軍說。
針對新就業形態,饒軍創新推出”流動仲裁庭”,把調解現場搬到企業車間、建筑工地。2024年8月,3名網絡主播因工資提成與企業發生爭議申請勞動仲裁。立案受理后饒軍多次到直播現場了解情況,經過5次調解,雙方最終握手言和。
湖北超億跨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郭明勇向記者介紹:饒科長采用土話講法和現場斷案的方式,既高效化解了矛盾,又為企業保住了聲譽。在他的建議和幫助下,我們園區設立了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調解站,推動勞動爭議前端化解。
在維護勞動者權益的同時,饒軍牽頭建立企業“健康體檢”機制,他聯合工會、法院、工商聯等多部門為企業防范用工風險,幫助企業獲得勞動關系和諧企業”認證。湖北三環鍛造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胡全說:“‘饒大媽’團隊每年為我們節省10多萬元用工成本。他們不僅是糾紛調解員,更是企業發展的‘法治顧問’。”
從青絲到白發,20年來,饒軍的調解筆記摞起來超過2米高。今年58歲的他依然奔波在工作一線。最近,他正在推動AI“智慧調解”平臺建設,計劃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糾紛預警。
“每份調解書都是一份社會信任,這份信任比金牌更珍貴。”饒軍說,有人問我堅持20年的動力是什么?答案就在勞動者的笑容里。當他們握著我的手說饒大媽,謝謝您主持公道時,我就知道,這條路我會一直走下去。
來源:長江云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