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魏晉南北朝,你會想到什么?亂世、風流、美男子、竹林七賢……
4月26日,鳳凰出版社舉辦“貞珉流徽——從考古探秘六朝的南京”講座,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六朝博物館館長胡阿祥,作家、學者薛冰,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所長程章燦、南京市博物總館研究館員邵磊帶領觀眾品讀墓志,解碼南京六朝文化基因。
以石為鏡,一方墓志足以解開“筆誤”之謎
貞珉,即石刻碑銘的美稱,墓志是其中的一種。墓志通常為磚石材質,隨葬墓中,其上敘譜系、記生卒、述行事,蘊含了重要的社會歷史信息。
作為《貞珉流徽——南京出土東晉南朝墓志》這本書的主編,邵磊對東晉南朝時期墓志及其研究做了一次系統梳理和總結。
邵磊介紹,東晉南朝歷史近300年,而這一時期的墓志存世數量尚不足百種,且其中多數出土于南京。
為什么東晉時期的墓葬大多形制簡陋?有人認為是為遷葬方便,邵磊認為,更主要的原因是東晉皇族和貴族經歷永嘉之痛后,秉持勵精圖治、北伐中原的信念,倡導節儉,“這從東晉瓷器變得簡樸、帝陵采用單式規制、涂朱陶器取代漆器等方面也能體現。”
邵磊表示,墓志具有拾遺補闕的作用。例如20世紀80年代南京鐵心橋大定坊司家山出土的謝珫墓,謝珫與指揮淝水之戰的謝玄關系密切,但文獻中記載模糊,經考證發現謝珫就是《晉書》中記載的“謝玩”,因字形相近導致文獻記載有誤,體現了墓志對文獻研究的重要價值。
六朝精神,藏在南京人的口頭禪“多大事兒”里
在胡阿祥看來,六朝是一個特殊的時代,需先從時代背景切入——這是中國歷史長河中的“出軌期”,兼具“亂世”與“異象”雙重特質。
胡阿祥指出,相較秦漢的中央集權、隋唐的盛世繁華,六朝顯得格外陌生:政權更迭頻繁,政局動蕩,社會秩序與思想文化均偏離傳統軌道。但這種“陌生感”恰如旅行時遇見異域風光,蘊含著獨特的“差異之美”——它打破常規,催生多元,成為后人永遠追慕的精神坐標。
談及六朝的文化關鍵詞,胡阿祥強調“儒學佛道,文史陰陽,百家爭鳴,親近自然”是核心。他說,儒學雖不如兩漢鼎盛,卻是維系國家政教與士族命脈的根基;佛教在此完成初步中國化,道教實現官方化轉型;哲學思辨興盛,文學藝術迸發新貌——山水畫、山水詩、山水文學興起,文人喜于山林讀書,寺廟道觀隱于青山,形成“山水有情”的文化意象。
胡阿祥特別提到,六朝的精神風尚深刻融入南京的城市基因。他說,南京人口頭禪“多大事兒”,體現的是六朝傳承的豁達從容;城市氣質中的“風雅”“瀟灑”,源于名士“常得無事、痛飲酒、熟讀《離騷》”的文化基因,也源于《儒林外史》中“到雨花臺看落日、游秦淮河”的閑情。
被低估的六朝,南京憑它成為“文學之都”
“蘇軾曾評價韓愈文起八代之衰,而‘八代’中六朝占六代,似乎在傳統文學史觀里,六朝文學常被視為漢唐文學高峰間的低谷。”程章燦表示,這種評價有失公允。他指出,“文起八代之衰”的前提,正是六朝文學奠定的基礎。
南京被視為“世界文學之都”,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六朝時期其在文學上對中國文學的重大貢獻。胡小石先生說:“合而觀之,南京在文學史上可謂‘詩國’”,這與南京“文學之都”的定位一脈相承。
從文化傳承看,六朝使原本以長江以北為中心的中國文化轉至南京,開啟了新的發展格局。他以南京山水為例:紫金山、雞鳴寺、棲霞山等在六朝之前于文化史上寂寂無名,正是六朝文人的活動與創作賦予它們深厚的文化內涵。
程章燦說,六朝文學絕非“衰世之音”,而是中國文化的“復興之地”——它打破地域局限,融合南北文明,在文學體裁、文學理論、文化空間等層面均具開創性,為唐宋文學的繁榮埋下伏筆。“重新審視六朝,便是重新發現中國文化多元演進的重要脈絡。”
從博物館到考古現場,南京六朝文化必打卡路線指南
為了讓大家更深入感受南京六朝文化,薛冰推薦了一條南京六朝文化必打卡步行路線。
從六朝博物館出發,東行至作為建康城東邊界的青溪。沿青溪北行至竺橋,大致是臺城也是早期建康城的東北角。由此轉向西行,珠江路南側的水道很可能是六朝的城北渠。珍珠橋下的珍珠河,因陳后主游河遇雨而得名。
繼續西行至進香河,就是東吳運河潮溝的遺存,也是建康城的西邊界,由此可以直接感受六朝時期水網環繞建康城的格局。沿進香河路南行,至洪武北路南端,大致就是建康城西門所在,也是潮溝和運瀆交匯處。
繼續南行到內橋,橋下的秦淮中支是建康城的南界,建康城南門宣陽門就在河北岸,內橋偏東的位置。再行至中華門內的秦淮河岸,鎮淮橋附近就是當年的朱雀航,后在南岸建朱雀門,也就是建康城的國門。秦淮河是建康城的外郭。南朝梁將國門南推到越城南,在長干古城考古中已經發現了新國門的位置,也可以確知建康城中軸線的方位。國門位于都城最南端,顯示都城的宏偉壯麗,也是防御前沿。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裴詩語 文/攝
(部分圖片來源于主辦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