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城區青少年兒童圖書館以“提升信息素養”為核心,推出“閱讀+科技”系列第98場活動——AI人工智能繪畫課程。據悉,自2023年啟動以來,該系列活動已累計舉辦近百場,通過“科技+閱讀”創新融合,持續為青少年搭建跨越書卷與代碼的成長平臺,助力全民閱讀與信息素養教育同頻共振。
作為西城區青少年兒童圖書館“課后服務330工程”特色品牌,“閱讀+科技”系列以“技術賦能閱讀,閱讀反哺創新”為理念,三年間開發出AI繪畫、VR課程、科普小課堂23類主題課程。本次AI繪畫課作為世界讀書日專場活動,特邀少兒編程專家董鳴楠執教,通過醫療、交通等領域應用案例視頻,解析AI工具的技術邏輯。當“AI智能手術”“無人書庫機器人”等場景呈現時,小學員們連連驚嘆,切身感受技術對社會的革新力量。
課程以“文本輸入—AI生成—創意優化”為鏈路,引導學員將閱讀積累轉化為數字作品。孩子們通過編寫提示詞,指揮AI繪出“星際西游記”“量子海底圖書館”等奇想畫面,并進階制作動態繪本短片。這種“以讀啟思、以技創物”的模式,既鍛煉信息工具應用能力,更深化“文字即創意源代碼”的認知。值得關注的是,87%的學員在課后主動借閱《AI傳奇》等相關書籍,形成“實踐驅動興趣—閱讀深化創新”的良性循環。
“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近千份學員作品證明,當科技工具與閱讀深度交織,青少年既能成為技術使用者,更能成長為創意表達者?!蔽鞒菂^青少年兒童圖書館館長安欣介紹:“我們將進行館校合作,組建由科技企業導師、閱讀推廣人構成的跨領域教研團,構建可持續信息素養培育體系。
世界讀書日期間,西城區青少年兒童圖書館同步上線“AI+閱讀”數字資源庫,供青少年自主學習。通過技術認知、工具掌握、創意表達的閉環訓練,讓青少年在數字創作中領悟“閱讀是思維的輸入,科技是創意的輸出”。這種將書香社會建設與信息素養培育深度融合的模式,不僅為全民閱讀注入科技基因,更探索出培養未來創新型人才的有效路徑——讓每個孩子都能在翻開的書頁里,遇見屬于自己的數字未來。(李松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