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美國三大零售巨頭——沃爾瑪(Walmart)、家得寶(Home Depot)和塔吉特(Target)的首席執行官齊聚白宮,與特朗普舉行了一場閉門會議。這場會議的核心議題是特朗普政府近期對中國商品征收高達145%的關稅政策對零售行業供應鏈的沖擊。
【零售巨頭行動:白宮會晤后迅速通知中國供應商】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僅僅幾天后,這些零售巨頭便迅速采取行動,向中國供應商發出通知,要求恢復因月初關稅戰而暫停的貨物運輸,并明確表示關稅將由美方買家承擔。
這一舉動引發了廣泛關注。船運從中國到美國通常需要一個月的時間,這意味著這些零售商已經斷定,特朗普政府將在未來一個月內大幅降低對華關稅。
否則,他們不可能貿然恢復發貨,更不可能主動承諾承擔高額關稅成本。顯然,這些零售巨頭通過與特朗普的直接對話,已捕捉到了關稅政策即將調整的明確信號。
【供應鏈危機迫在眉睫:零售商的無奈與自救】
自4月初特朗普宣布對華商品征收三位數關稅以來,美國零售行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亂。高關稅不僅導致供應鏈中斷,還加劇了物價上漲的壓力。
據知情人士透露,沃爾瑪、塔吉特和家得寶的高管在白宮會議上警告特朗普,如果關稅政策保持不變,超市貨架可能在兩周內出現空缺。這種局面不僅會讓消費者感到不滿,還將對特朗普的支持率造成毀滅性打擊。
對于這些依賴中國供應鏈的零售巨頭而言,供應鏈的穩定性是企業的生命線。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基地,提供了大量廉價且高質量的商品。
供應鏈被切斷,這些企業不僅不可能找到同等的替代供應商,還將面臨成本飆升和庫存短缺的雙重壓力。因此,他們選擇向白宮傳遞一個明確的信息:高關稅政策不可持續。
【特朗普的妥協:經濟與政治的雙重考量】
特朗普政府此次的關稅政策調整,表面上是為了緩解零售商的焦慮,但背后卻折射出經濟和政治上的雙重壓力。
高關稅政策雖然迎合了部分選民的民族主義情緒,卻也帶來了嚴重的經濟后果。通貨膨脹的陰影正在逼近,而消費者對物價上漲的不滿情緒也在不斷積累。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正面臨即將到來的選舉壓力。如果高關稅導致物價持續上漲,他的支持率很可能受到重創。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選擇暫時“軟化”立場,既是對經濟現實的妥協,也是為了爭取更多選民的支持。
正如他在會后所言:“我們希望與中國達成協議,這樣雙方都能開始做大生意。”
然而,特朗普的“軟化”并不意味著他完全放棄了對華強硬的姿態。相反,他試圖通過部分讓步來換取更大的談判籌碼。
例如,在關稅問題上,他并未承諾徹底取消關稅,而是暗示可能會將其降至一個“合理”的水平。這種策略既能讓零售商松一口氣,又能維持其對華施壓的形象,可謂一舉兩得。
【零售商的押注:關稅必然下調的邏輯】
沃爾瑪等零售巨頭的行動表明,他們對特朗普政府在未來一個月內降低關稅充滿信心。這種判斷并非盲目樂觀,而是基于零售商對市場規律和政治現實的深刻理解。
一方面,零售商清楚,高關稅政策對美國經濟的負面影響已經顯現;另一方面,他們也意識到,特朗普政府無法承受因物價上漲而導致的選民流失。
此外,零售商主動承諾承擔關稅成本,進一步印證了他們的信心。如果他們認為關稅將長期維持在高位,絕不會輕易恢復發貨,更不會主動承擔高昂的關稅費用。
因此,這一系列動作無疑是在向市場釋放一個強烈信號:特朗普政府將在短期內大幅降低關稅,甚至可能降至20%左右。
【結語:新一輪博弈的開始】
美國三大零售商恢復從中國供應商進貨的消息,標志著中美貿易博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然而,這并不意味著關稅戰已經結束。相反,這可能是新一輪博弈的開始。
無論如何,這場關稅戰已經證明了一個事實: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方都無法單獨掌控市場規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