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資訊見聞:
1、“滿城盡是掛牌校”:
近幾年,各學校已經不再公布中考成績,各種不同維度排名的成績榜單,得出的結論都會不一樣,高分段、平均分、中位數,各個維度的成績,出來的效果都差異甚多,更何況還是各種不夠透明的坊間“成績榜”。
只要想吹噓、拉踩,在不夠透明的環境下,總能找到角度去吹毛求疵。
2、投資、出口、消費:
瞬息萬變的市場信號,攪得人暈頭轉向,未來樓市走向將會如何?外部大環境充滿不確定性,出口減速,而拉動發展的三駕馬車恰恰是“投資、出口、消費”。那么,“投資、消費”就愈發重要。
投資非常考驗機遇和資金,最務實有效的選擇就是擴大“內需”。
最新的文件中,房地產被定義為消費,其中,非常關鍵的抓手是“好房子”。
房子不再像是以前閉眼買入、跟隨主流漲跌的“一勞永逸”的資產,而是像汽車、手機電腦一樣需要不斷更新迭代的昂貴消費品,也會被區別為入門、改善、高端,三六九等。
分化,正在加劇!
3、住宅新規于5月1日開始執行:
①、住宅層高:不低于3米;廈門近年大多數住宅為標高2.9米,扣除樓板后凈高2.75~2.8米左右。個別洋房、別墅超過3米以上。
②、電梯、信號覆蓋:4層及以上住宅配電梯,公共移動信號覆蓋電梯轎廂內。這一點對于廈門新樓盤而言早已經執行。
③、墻體隔音保溫:隔聲性能,這是期房的一大痛點,大多數新盤都是期房階段就開始預售,樣板房展示不出隔音效果,甚至個別樣板房的墻體厚度與實際還有出入,交房后也很難尋找證據。如果前置到統一要求、提前由第三方審核,多少可以幫準業主把關。
④、日照標準:樓間距、采光通風。圍合式小區的采光通風較好。
二、論市場:
自2015年開始,樓市經歷了非常完整的幾輪周期,在幾輪“無形的宏觀大手”下,不少城市、區域的房價回到十年前。
對很多業主或者準業主而言,即使當初購房之前多希望房價歸零,甚至零門檻購房,但是當自己真正置業后,又希望命運垂青自己,“眾人皆虧己獨漲”是人心。
不管選房時多么精挑細選,但最終能否踩上城市發展的風口,才是人生軌跡的決定性轉折點。
新規出現后,事實上,二手樓市分化的速度,比大多數人想象中的更快,令人咂舌。
1、湖里萬達:
特房·山水尚座:
房齡:2013年左右;
湖里萬達周邊,此前也近十年沒有新盤供應,山水尚座、新座2021年大多在6.2~6.5萬/㎡,132㎡總價830~870萬左右;近日,不少3.6~3.9萬/㎡,套均差異300~400w左右。
2、湖里祥店:
璽樾:
房齡:2020年左右;
時間回溯到2020年,璽樾曾經一房難求,登頂全市銷量冠軍。
如今不少4字頭的房源,幾乎無一幸免,價位逼近島外的核心板塊。
后序:
經歷了過去幾年的市場波動,你會逐漸發現,原來每個時代都有對應的機會,也有對應的坎坷和陷阱。
但依然有人能從資本市場中賺得盆滿缽滿,獲得一波又一波的財富。不僅是在廈門,任何一座城市,都蘊藏巨大的機會。愿你從金錢永不冬眠的寒冬之下,看到土地里的生機勃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