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勞動節又快要到了,大家準備去哪里度假了嗎?
如果老家在農村,又打算回農村的話,那這種花一定要嘗一嘗,它是五月最好吃的一種花,鈣含量更是牛奶的十倍,錯過就太可惜了。
而它就是槐花,一種大自然饋贈的美食。
一、槐花:藏在花瓣里的“鈣王”!
別小看這素白的小花,它可是自然界的“營養尖子生”。每100克槐花含蛋白質3.1克、維生素C40毫克,更厲害的是鈣含量高達83毫克,是牛奶的10倍!
老一輩人常說“吃花補花”,其實暗藏科學:槐花中的蘆丁(維生素P)能增強毛細血管韌性,預防血管硬化;硒元素含量比草莓還高,妥妥的抗氧化小能手。
記得小時候爬樹摘花,奶奶總笑罵“饞貓”,卻轉身把槐花拌進面粉里蒸著吃:“當年鬧饑荒,這花可救過命呢。”
如今講究食療的現代人發現,這朵“救命花”還是低卡高手:熱量僅66大卡/100克,膳食纖維豐富,減脂期用來替代部分主食,既能飽腹又不怕胖,難怪成了輕食博主的新寵。
二、槐花吃法:從家常到精致的N種打開方式
1. 蒸槐花:最樸素的鄉愁
新鮮槐花摘去花托,篩掉小蟲子,用清水快速沖洗后瀝干。拌上半勺玉米粉(講究的加少許豬油),讓每朵花裹上薄紗似的粉衣,上汽后蒸5分鐘,揭開鍋蓋的瞬間,麥香混著槐花香撲面而來。
趁熱拌上蒜泥、香油、香醋,小時候能連吃三碗,現在配著小米粥,一口下去全是童年的味道。
2. 槐花炒蛋:春天的金黃混搭
槐花不用焯水,直接和打散的蛋液混合,加少許鹽和白胡椒粉。熱鍋冷油,蛋液下鍋的剎那“刺啦”作響,金黃的蛋塊裹著白花,像把星星炒進了鍋里。
這道菜要趁熱吃,槐花的清甜滲進雞蛋的濃香里,連挑食的孩子都會多扒兩口飯。
3. 槐花餅:街頭小吃的文藝變身
調一碗稀面糊,放入槐花、蔥花、少許小蘇打,攪成能掛住勺的狀態。平底鍋刷薄油,舀一勺面糊攤開,煎至兩面金黃,邊緣微微翹起時出鍋。
咬一口,外皮脆得掉渣,內里的槐花卻保持著柔軟,蘸點蜂蜜吃,連隔壁小孩都能被香味勾過來。
4. 槐花蜜:時間釀成的甜
若趕上花期盛時,不妨收集些槐花釀蜜。新鮮花朵用淡鹽水浸泡半小時,瀝干后鋪進玻璃罐,一層花一層蜂蜜交替碼放,密封后放在陰涼處。
半個月后打開,蜂蜜已變成淡琥珀色,舀一勺沖水喝,花香在舌尖打轉,比超市買的花蜜多了份山野的清新。
5。油炸槐花。
把槐花裹上雞蛋液、面糊等,然后放鍋里油炸一下,當兩面金黃以后,撈出來,是又香又脆。唯一的缺點,就是這道美食太費油和雞蛋了,好吃到停不下來。
三、槐花保鮮:把春天鎖進冰箱的魔法
槐花花期短,前后不過十來天,想留住這份香甜得動點心思,那么槐花如何保存好呢?這幾種方法就不錯。
如果是短期保鮮的話,可以把摘回來的槐花挑凈雜質,不要水洗,直接裝入保鮮袋,擠出空氣后扎緊,放進冰箱冷藏,3天內食用風味最佳。
而想要長期儲存,可以試試這個方法。洗凈瀝干的槐花鋪在竹篩上陰干(別暴曬,會褪色),干透后裝入密封罐,泡茶、煮粥時撒一把,秋冬喝到仍有春日的氣息。
或把蒸好的槐花放涼,分小份裝袋冷凍,炒菜、做餡時直接取用,方便又保鮮。
老一輩還有種“糖漬槐花”的法子:將槐花與白糖按1:1拌勻,密封在陶罐里,等盛夏熬酸梅湯時加兩勺,甜香里帶著微澀,比冰糖更有層次。
四、這些人請對槐花“忌口”
槐花雖好,卻不是人人都能大快朵頤:
①糖尿病患者慎食:槐花含糖量較高(尤其是甜槐花),鮮食時需控制量,最好別加糖烹調。
②過敏體質繞行:花絮中的組胺可能引發皮疹、瘙癢,初次嘗試先吃一兩口觀察反應。
③脾胃虛寒者淺嘗:槐花性微寒,過量食用可能導致腹瀉,搭配生姜、胡椒等溫熱調料能中和寒性。
④孕婦需謹慎:傳統醫學認為槐花有活血作用,建議咨詢醫生后再決定是否食用。
如今城市里的槐樹多了,摘花的人卻少了。路過公園看見白發老人踮腳夠花枝,總會想起奶奶站在板凳上采花的模樣——那時不懂她為何執著于這朵小花,
現在才明白,這是人與自然最樸素的聯結:春天饋贈的禮物,不該只存在于相機里,更該落在瓷碗中、齒間香。
五一將至,趁花期未過,帶上竹籃去樹下走走吧。記住別折枝,只撿那自然飄落的、或輕輕一搖就簌簌落下的花朵,讓槐樹來年還能開滿雪。
畢竟,這朵開在五月的“樹上雪”,既是時光的饋贈,也是我們與春天的秘密約定——錯過了,就要再等一整年呢。
你們愛吃嗎?在城里,這花居然賣6元一斤,你說貴不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