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日” 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獨特且富有內涵的概念。“晦”,本義為昏暗,《說文解字》中解釋 “晦,月盡也”,它指的是農歷每月的最后一天 。
在這一天,月亮的光輝逐漸隱沒,夜色愈發深沉,仿佛在預示著一個時間段的終結,也因此被古人賦予了特殊的文化意義。
人們常常會在晦日進行祭祀、驅邪等活動,以祈求平安順遂,送走舊的不好的事物,迎接新的開始。
農歷三月的晦日則是更特殊,它是春天的最后一天,是整個春天最后的謝幕時刻。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的離去,自然會更引入注目。
古人云 “三月晦日,飲酒,謂之送春”,唐宋文人將酒杯傾斜成時光的量杯,在三月晦日這一天,用分秒必爭的醉意丈量春天的厚度。
這不僅是自然節令的更迭,更是中國人特有的時間哲學:既感懷"如花美眷終逝水"的悵惘,又有參悟天地輪回,自然法則的豁達。
在這個農歷三月末,我們一起來賞析十首經典的晚春晦日詩詞,去探尋其中的詩意與情懷。
1、
《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賈島
三月正當三十日,風光別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須睡,未到曉鐘猶是春。
三月的最后一天,春天的風光即將與他這個苦苦吟詩的人告別。面對春天的離去,他心中充滿不舍。于是對友人劉評事提議兩人今夜不要睡覺,只要黎明的鐘聲沒響,那春天就還在。
詩人舍不得春天,拉著朋友熬夜不睡,非說“只要天還沒亮,春天就還在”,像小孩子捂著眼睛說“天沒黑”,很好的表達對春天的貪心。
2、
《 三月晦日偶題》
秦觀
節物相催各自新,癡心兒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春天離去,夏天到來,季節和景物的更新變化,那是自然更替的結果,癡情的人們想盡辦法想要留住春天只會徒勞無功。
春天的花朵雖然凋謝了,也不必為此感到遺憾,因為夏天樹木枝葉繁茂,形成一片濃密的綠蔭,同樣令人感到舒適愜意。
秦觀以一種豁達、理性的視角看待春天的離去,引導人們要看到季節更替中的美好。也告訴我們別老盯著失去的東西,轉個彎發現新風景。
3、
《三月晦日送春 》
宋祁
倏忽韶光第九旬,無花何處覓殘春。
長繩萬尺非難具,誰與天邊絆日輪。
時光飛逝,九十天的春天就過去了,此時花朵凋零,又該到哪里去尋找春天最后的蹤跡呢?即使能夠準備好萬尺長繩,又有誰能到天邊去拴住太陽的車輪,讓時間停下腳步,留住春天呢?
“倏忽”說時間溜得快,“長繩絆日輪”腦洞大開,想用繩子拴住太陽不讓下山,用奇特的想象,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無法阻擋的感慨。
4、
《三月晦日會李員外座中頻以老大不醉見譏因有此贈》
令狐楚
三月唯殘一日春,玉山傾倒白鷗馴。
不辭便學山公醉,花下無人作主人。
春天只剩下最后一天了,宴會上醉酒的人們如同玉山傾倒般東倒西歪,白鷗在一旁安靜地休憩。
自己也不會推辭,要像晉代的山簡一樣盡情喝醉,因為明天就不是春天了,不能在花下做主人,享受春天的美好了。
這首詩既有對春天的留戀,又有及時行樂的豁達。
5、
《流年 》
韓偓
三月傷心逢晦日,一春多病更陰天。
雄豪亦有流年恨,況是離魂易黯然。
三月晦日這一天,心情格外傷心,整個春天自己都疾病纏身,天氣還總是陰沉。
即使是那些豪爽有氣魄的人,面對時光的流逝也會心生遺憾,更何況像他這樣漂泊在外、心懷離愁別緒的人,更容易感到黯然神傷。
春天走了,自己還病懨懨的,整首詩充滿了悲傷和無奈的氛圍。
6、
《 三月晦日晚聞鳥聲》
白居易
晚來林鳥語殷勤,似惜風光說向人。
遣脫破袍勞報煖,催沽美酒敢辭貧。
聲聲勸醉應須醉,一歲唯殘半日春。
三月晦日的傍晚,鳥兒的叫聲格外殷勤,仿佛也向人們訴說要珍惜春天最后的風光。
為了享受這春天最后的時光,讓人脫下破舊的袍子去換酒,即使自己貧窮也在所不惜。鳥兒一聲聲地 “勸” 他飲酒,自己也應該喝醉,因為一年中只剩下這半天的春天了。
鳥兒嘰嘰喳喳:喝啊!再不喝春天就沒了!于是便有了換酒的行為,如此種種,都很好的展現出了作者對春天的留戀。
7、
《三月晦日》
楊萬里
春光九十更三旬,暗準三旬賺殺人。
未到曉鍾君莫喜,暮鍾聲里已無春。
春天總共九十天,這最后的三十天,仿佛是偷偷計算好的,讓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消逝,讓人感到無奈又好笑。
大家注意,不要因為還沒到黎明的鐘聲就暗自高興,因為當傍晚的鐘聲響起時,春天就已經悄然離去了。
他以時間的鐘聲為標志,強調了春天離去的迅速和不可逆轉,讓人們更加珍惜春天最后的時光,也蘊含著對時光易逝的感慨。
8、
《三月晦日》
真山民
九十風光能有幾,東風遽作遠行人。
樽前莫惜今朝醉,明日鶯聲不是春。
春天真是短暫呀,九十天美好時光,又能有多少呢?春風就好似那匆匆遠行的人,因此大家不要吝惜醉酒,要盡情暢飲,到了明天黃鶯的叫聲就不再是春天的聲音了。
真山民用直白而懇切的語言,表達了對春天的留戀和珍惜當下時光的心情。
9、
《三月晦日送客》
崔櫓
野酌亂無巡,送君兼送春。
明年春色至,莫作未歸人。
三月晦日這一天在野外設宴飲酒送別友人,同時也送別春天,兩種離情交織在一起的情況下,喝酒時也顧不上按順序敬酒了。
一邊喝酒一邊說:春天和你一起走了?。∶髂甏禾炷阋遣换貋?,就是不講義氣!
用離別把春天和人情綁在一起,情感真摯而動人。
10、
《三月晦日與諸子分賦》
屈大均
一日猶青帝,春光未覺非。
飛花雖送送,啼鳥自依依。
酒且如流水,吟須到曉暉。
明年開歲后,即共對芳菲。
只要春天還剩下最后一天,那春光就沒有改變。飛舞的落花仿佛在送別春天,而啼叫的鳥兒依然依依不舍。大家盡情飲酒,享受著春天最后的時光。他滿懷希望地說,等到明年春天開始的時候,大家還能一起欣賞美麗的花朵。
屈大均的這首詩,既有對春天離去的不舍,又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用這種"作死"的勁頭,把最后一刻的春天熬成回憶。
敬請關注長風
第一時間收看更多好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