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奉節縣位于長江三峽庫區腹心,曾是全國產煤“百強縣”,大量煤礦停產轉產后,礦區自然生態系統退化,植被損毀、礦渣遍布。為撫平“生態傷疤”,奉節縣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通過生態修復,成功將大量廢棄礦山變成綠水青山和沃土良田。
奉節縣寨官煤礦棄渣場修復前
據調查統計,奉節縣煤礦停產轉產后,待修復礦山共計467個,6750畝。“十四五”以來,奉節縣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深入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籌措資金3650萬元按照“宜耕則耕、宜林則林、宜園則園”的修復思路修復礦山145處2186畝,其中通過礦渣清理、環境治理、客土覆土等方式修復耕地105畝,讓棄渣場、臨時儲存場變為耕作沃土。
奉節縣寨官煤礦棄渣場修復后
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修復過程中,會注重耕地質量監測,委托專業機構對重構耕作土壤開展質量監測,確保修復后的耕地滿足耕作要求。同時建立后期管護機制,按照“誰受益、誰管護”的原則落實管護責任,與相關鄉鎮簽訂管護合同,確保修復后的耕地持續發揮生態和經濟效益。
上游新聞 譚柯 實習生 崔璨 通訊員 馬嘉斌 陳登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