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籃邊的母親 銅板蝕刻版畫 27.4×14.6cm 1897在聽音樂的囚徒 石版畫 33×31.5cm 1925碾死 銅板蝕刻版畫 25 x 31.8 cm 1910反抗 銅板蝕刻版畫 48×56cm 1921
這是一個無助而彷徨的時代,我要經歷這個時代、勾勒這個時代、影響這個時代。
——凱綏·珂勒惠支
以深廣的慈母之愛,為一切被侮辱和被損害者悲哀,抗議,憤怒,斗爭;所取的題材大抵是困苦,饑餓,流離,疾病,死亡,然而也有呼號,掙扎,聯合和奮起。
——魯迅
凱綏·珂勒惠支的作品是現代德國的最偉大的詩歌,它照出窮人與平民的困苦和悲痛。
——羅曼·羅蘭
珂勒惠支是我們這一代藝術家的偶像,我們愛珂勒惠支的原因有三個,第一是因為我們的文化旗手魯迅先生首先向中華民族介紹了珂勒惠支,埋下了中國版畫和先進文化的種子;第二是因為珂勒惠支的藝術是人民的藝術,她的藝術跨越了國界;第三是因為珂勒惠支版畫的語言非常犀利、渾厚,她的藝術跨越了時代。
——許江
珂勒惠支的作品對母愛及生命中那些閃爍愛的光芒的瞬間之刻畫,可謂主題鮮明而又入木三分。
——吳為山
已關注
重播 分享 贊
關閉
觀看更多
退出全屏
切換到豎屏全屏退出全屏
美術大師已關注
分享視頻
,時長04:28
0/0
00:00/04:28
切換到橫屏模式
繼續播放
進度條,百分之0
播放
00:00
04:28
04:28
全屏
倍速播放中
0.5倍 0.75倍 1.0倍 1.5倍 2.0倍
超清 流暢
繼續觀看
珂勒惠支作品
觀看更多
原創
珂勒惠支作品
美術大師已關注
已同步到看一看寫下你的評論
視頻詳情
鹿喬雙鉤油畫箱 淘寶搜 鹿喬雙鉤油畫箱 雙11 有優惠?????
53歲自畫像 石版畫 32.4×24.3cm 1920
側面自畫像 石版畫 51×36.5cm 1927
沉思的女人 石版畫 60×44cm 1932
凱綏·珂勒惠支是20世紀德國版畫家和雕塑家。珂勒惠支對于中國現代版畫的影響是無與倫比的、決定性的。20世紀30年代由魯迅把珂勒惠支的繪畫帶入中國,當時的青年藝術家尤其是版畫家們以珂勒惠支為榜樣,掀起了一場新興木刻運動,成為中國現代版畫的新發端。
雙手疊交的女人 銅板蝕刻版畫 28.6×22.8cm 1898
女工的左側面像 石版畫 26.5×31.5cm 1903
母親懷中 銅板蝕刻版畫 20×12.5cm 1910
珂勒惠支如魯迅一樣致力于為一切悲慘生活中的底層人民吶喊。她的創作直面人間的苦痛,充滿人文關懷。她的版畫多為“生與死”、“骨肉親情”、“壓迫與反抗”等沉重的現實題材,以此展露世間的饑餓 、疾病、壓迫、戰爭、死亡……體現她對婦女兒童及一切受苦受難人命運的悲憫。
一個女人在她腿上的死亡 木刻版畫 26.5×31.5cm 1921
被壓迫者 銅板蝕刻版畫 24.1×63.5cm 1900
珂勒惠支在藝術上的巨大影響力并非只因創作題材的震撼力,更是因為她極高的藝術造詣。她的版畫在構圖形式、刀法、以及黑白的排布都有高度的把控能力。正是這種技法能力和藝術敏感度,才使她單靠黑白,就能把人物的悲哀、憤怒、絕望、反抗精神刻畫得淋漓盡致,給觀眾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情感力量。珂勒惠支精湛的技法仍為今天的版畫家們受益。
斷頭臺邊的舞蹈 銅板蝕刻版畫 58.5×41.2cm 1901
織工起義 銅板蝕刻版畫 20.8×28.5cm 1897
俘虜 蝕刻版畫 33×42.7cm 1927
我們對珂勒惠支創作的展示、了解、討論、研究,相對于她對中國現代版畫的意義來說仍然是不夠的。透過珂勒惠支的作品,我們能更加清晰全面的理解中國現代版畫走過的近百年道路。舉辦珂勒惠支的作品展既是對我們自己的回望,也表達對我們對所受潤澤的致敬,因而尤為必要。
暴動 銅板蝕刻版畫 29.9×31.8cm 191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