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他們為什么要打我?我沒有做錯什么啊...”小明躺在病床上,眼角掛著淚水。
我握緊拳頭,心如刀割。
“隨便你去告,看看誰能奈何得了我!”張總的狂妄話語仍在耳邊回響。
我盯著手機上那個塵封多年的號碼,深吸一口氣,按下了撥號鍵。
01
接到學校電話的那一刻,我的心猛地沉了下去。
“李爺爺,小明在學校被打傷了,現在已送往市中心醫院,情況比較嚴重...”
我放下手中的飯碗,手都在顫抖。
六十五歲的我,曾當過兵,打過仗,卻從未像此刻這般驚慌失措。
“馬上到!”我掛斷電話,抓起外套就往外沖。
坐在出租車上,我不停地撥打兒子的電話。
“爸,我和小明媽剛接到學校通知,我們在外地出差,正在訂最快的航班回去。”
“你們先別擔心,我已經在去醫院的路上了。”
“有什么情況隨時告訴我們,我們盡快趕回來。”
掛斷電話,我的心怎么也靜不下來。
小明是我唯一的孫子,也是我們全家的希望和驕傲。
十三歲的他,聰明懂事,從不惹是生非,怎么會突然被人打傷?
出租車一路疾馳,我的腦海中浮現出小明那張稚嫩的笑臉。
“醫院到了,老人家。”司機的聲音將我拉回現實。
我匆忙付了車費,健步如飛地奔向急診室。
推開急診室的門,我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小明。
那一刻,我的心像被人狠狠攥住了一樣。
小明的右眼周圍青紫一片,頭上纏著紗布,右手打著石膏,靜靜地躺在那里。
“爺爺...”看到我,小明虛弱地叫了一聲,眼淚順著臉頰滑落。
我強忍淚水,走到床前,輕輕握住他完好的左手。
“沒事了,爺爺在這里,不怕。”
醫生走過來,嚴肅地告訴我檢查結果:“輕微腦震蕩,右手橈骨骨折,面部多處軟組織挫傷,需要住院觀察幾天,手部需要手術固定。”
我點點頭,問醫生:“什么時候可以做手術?”
“明天上午安排,今晚需要先觀察腦部情況,確保沒有并發癥。”
安頓好小明后,我坐在病床邊,輕聲問他:“能告訴爺爺發生了什么嗎?”
小明眼中噙著淚水,斷斷續續地講述了事情經過。
原來是高年級的張浩和他的兩個朋友,看中了小明上周過生日時我們送給他的新手表。
他們在放學路上攔住小明,要他“借”給他們玩玩。
小明不同意,說這是爺爺奶奶送的生日禮物,不能隨便給人。
張浩就動手搶,小明護著手表掙扎時,被三個人推倒在地,拳打腳踢。
“他們把我的手表搶走了,爺爺...”小明說到這里,眼淚又涌了出來。
我的心疼得像被刀割一樣,同時一股怒火在胸中燃燒。
“爺爺在,別怕,我們一定會討回公道的。”
02
傍晚時分,兒子和兒媳風塵仆仆地趕到了醫院。
看到小明的慘狀,兒媳婦當場落淚,兒子的臉色則陰沉得可怕。
“爸,您先在醫院陪著小明,我去學校了解情況。”兒子簡單地看了小明的檢查報告,立刻轉身要走。
我拉住他:“冷靜點,先別沖動。”
兒子深吸一口氣:“我不會沖動,但這事不能就這么算了。”
兒子和兒媳去了學校,我留在醫院陪著小明。
小明睡著了,額頭上還有些許汗珠,睡夢中眉頭緊鎖,似乎還在經歷那場噩夢。
我輕輕撫摸著他的額頭,想起他剛出生時那粉嘟嘟的小臉蛋。
那時的我,剛剛退休,對這個小生命充滿了期待和疼愛。
如今,我卻沒能保護好他。
兩個小時后,兒子和兒媳回到醫院,臉色都不太好看。
兒子把我拉到走廊上,低聲說:“爸,情況有點復雜。”
“怎么復雜法?”我皺起眉頭。
“學校給我們看了監控錄像,確實是張浩他們三個人先挑釁,然后動手打的小明。”
“那不是很清楚嗎?讓他們家賠醫藥費,道歉,學校嚴肅處理!”
兒子嘆了口氣:“問題是這個張浩,他爸是張氏集團的老板張志遠,在本地挺有勢力的。”
“班主任私下告訴我們,這個張浩平時就仗著家里有錢有勢,經常欺負同學,學校也不太敢管。”
我心中的怒火更盛:“有錢有勢就能為所欲為,打傷別人的孩子?”
“學校的態度很曖昧,說會處理,但建議我們私下和張家協商解決,別把事情鬧大。”
兒媳婦在一旁補充:“我們要了對方家長的聯系方式,打算明天上門談談。”
我點點頭:“不管對方是誰,傷了我們的孩子,就得負責到底。”
那天晚上,我輾轉難眠,腦海中全是小明受傷的樣子。
這一夜,醫院的走廊燈光慘白,窗外的夜色深沉如墨。
03
第二天上午,小明的手術很順利。
醫生說需要靜養至少一個月,骨頭才能完全愈合。
下午,我和兒子驅車前往張家,準備當面交涉。
張家住在城市最高檔的別墅區,光是門口的保安亭就比我家的客廳還氣派。
我們報上名字,保安打電話確認后,才放我們進去。
沿著修剪整齊的花園小徑走去,遠遠就看到一棟三層歐式別墅,門前停著三輛豪車。
兒子按響門鈴,開門的是一位管家模樣的中年男子。
“張總在會客廳等你們。”他公式化地說道,然后帶我們進去。
寬敞明亮的會客廳里,一個四十多歲、西裝革履的男人正在沙發上看報紙。
看到我們進來,他放下報紙,卻沒有起身。
“你們就是小明的家人吧,坐。”他淡淡地說,語氣中透著一股居高臨下的味道。
我和兒子坐下后,張志遠開門見山:“孩子們打架是常有的事,我已經批評過張浩了。”
“這是一萬塊錢,算是我的一點心意,醫藥費應該夠了吧?”他從茶幾上推過來一個信封。
我還沒說話,兒子就沉著臉道:“張總,我想您可能沒搞清楚狀況,我兒子現在躺在醫院,頭部受傷,手骨折,需要手術。”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打架,是嚴重的校園欺凌。”
張志遠挑了挑眉毛:“年輕人,別動不動就扣帽子。”
“學校監控我也看了,不就是孩子們打鬧嗎?”
“再說了,你們家孩子也不是沒還手啊。”
我深吸一口氣,盡量平靜地說:“張總,監控清楚地顯示是您兒子和朋友先挑釁,先動手。”
“我們只要求三點:全額賠償醫藥費和誤工費,您兒子當面道歉,學校對欺凌者進行處分。”
張志遠冷笑一聲:“你們要求還挺多。”
“一萬塊不夠?那就兩萬,但其他的就免談了。”
“我兒子還小,道什么歉?至于學校處分,你們還是別做夢了。”
兒子握緊拳頭,語氣變得生硬:“張總,這不是錢的問題,是原則問題。”
“您兒子和朋友三打一,還把我兒子打成這樣,難道不應該負責任嗎?”
張志遠站起身來,居高臨下地看著我們:“我勸你別太計較。”
“這點小事也值得大驚小怪?拿著錢趕緊把孩子治好,大家都別難堪。”
“如果你們不識抬舉,那我也沒辦法了。”
我們走出張家別墅時,心情沉重得像灌了鉛。
兒子一腳踢在路邊的石頭上:“爸,我真想...”
“冷靜點,”我拍拍他的肩膀,“這事不會就這么算了的。”
回到醫院,小明已經醒了,正靠在床上喝水。
看到我們回來,他試著擠出一個笑容:“爸,爺爺,你們去哪兒了?”
兒子摸摸小明的頭:“沒事,爸爸去處理一些事情。”
“小明,你的手表找回來了嗎?”我問。
小明低下頭:“沒有,他們說扔了...”
那塊手表是我和老伴攢了幾個月的退休金給小明買的生日禮物。
看著孫子失落的眼神,我心里又酸又痛。
那天晚上,我在醫院的陪護椅上輾轉反側,思考著下一步該怎么辦。
04
三天后,小明的情況稍有好轉,醫生說一周后可以出院回家休養。
我和兒子再次整理了證據:醫院的診斷證明、監控錄像的截圖、小明的陳述錄音。
我們決定再次上門交涉,希望以充分的證據讓張家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這次,張志遠沒有在會客廳接待我們。
我們被領到了別墅后院,張志遠正和幾個人談笑風生,身邊站著兩個高大魁梧的保鏢。
“喲,又來了啊?”看到我們,張志遠露出一絲不耐煩的表情。
我走上前,平靜地說:“張總,我們帶來了所有的證據,希望您能認真考慮我們的要求。”
張志遠打斷我:“老頭,我已經給過你們面子了,兩萬塊不少了吧?”
兒子將一疊材料放在桌上:“張總,這是醫療費用清單和傷情鑒定,還有監控截圖。”
“我們現在只要求合理賠償和道歉,不然我們只能走法律途徑了。”
張志遠的臉色一下子沉了下來。
他揮手示意身邊的朋友離開,然后盯著我們:“你們是不是不知道我張志遠是誰?”
“這個城市有幾個人敢這么跟我說話?”
兒子毫不退縮:“傷害未成年人是刑事犯罪,不管您是誰。”
張志遠冷笑一聲,湊近我兒子:“年輕人,我奉勸你一句,別給自己找麻煩。”
“我在本地的關系網,你惹不起。”
“你想告就告,警察局、法院、檢察院,哪個地方沒有我的朋友?”
我站出來,直視張志遠:“張總,我們不想把事情鬧大,只想討個公道。”
張志遠拍了拍我的肩膀,語氣中帶著威脅:“老同志,你也是明白人,回去勸勸你兒子。”
“要公道?我看你們是不識抬舉!”
我們被保鏢“請”出了別墅,甚至連那疊證據材料都被扔在了地上。
回程的路上,兒子接到單位領導的電話,說有急事要他回去一趟。
那天晚上,兒子回來時臉色極為難看。
“爸,我被調去了下屬分公司,職位降了一級。”
“為什么?”我驚訝地問。
兒子苦笑:“領導說是工作需要,但我知道,這是張志遠的手筆。”
“他在圈子里很有影響力,給我們老板打了招呼。”
我沉默不語,心中的怒火無處發泄。
兒媳婦抱著兒子的手臂,眼中含淚:“要不...我們就算了吧?”
“不行!”我和兒子異口同聲地說。
05
第二天,我們去派出所報警。
接待我們的警官看完材料后,表情復雜:“證據是充分的,但構不成故意傷害罪。”
“張浩未滿十四周歲,不承擔刑事責任,這屬于校園欺凌,建議通過學校和解決。”
我們又去了教育局,工作人員態度友好,卻只是記錄了情況,表示會“督促學校處理”。
回到學校,校長接待了我們,態度明顯比之前冷淡許多。
“李先生,我們學校一向重視學生安全,這件事我們會嚴肅處理。”
“但目前張浩已經接受了批評教育,我們也建議雙方私下和解。”
“至于處分,我們會根據學校規章制度,按程序進行。”
說來說去,就是不給一個明確的答復。
小明出院回家后,本該是一段平靜的休養期。
然而,他變得沉默寡言,時常做噩夢,半夜驚醒。
有一天,他突然問我:“爺爺,為什么他們可以打我,卻什么事都沒有?”
我無言以對,只能緊緊抱住這個瘦小的身軀。
兒子從分公司回來探望時,告訴我們小明班上的家長打來電話,說班里很多同學不敢和小明玩了。
“他們怕惹上麻煩,被張浩針對。”兒子疲憊地說。
一家人坐在客廳里,沉默不語。
“要不轉學吧?”兒媳婦小心翼翼地提議。
“轉學也不是長久之計,”兒子搖頭,“這個城市就這么大,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
我看著窗外的夜色,心中五味雜陳。
一個退役老兵,曾經保家衛國,如今卻保護不了自己的孫子。
這個世界,到底怎么了?
06
那天晚上,我獨自一人在書房里,翻出了塵封已久的軍旅相冊。
泛黃的照片里,是年輕時的我,身著軍裝,意氣風發。
照片中還有許多并肩作戰的戰友,有的已經離世,有的失去了聯系。
我們曾經在槍林彈雨中出生入死,曾經為了保衛祖國流血犧牲。
那時的我們,眼中有光,心中有信仰。
我撫摸著照片中一張合影,目光在一個熟悉的面孔上停留。
王剛,我們連隊的副連長,當年在一次演習中,冒著生命危險救了我。
后來他轉業去了地方,之后就再沒有怎么聯系過。
我拿起床頭的老式通訊錄,翻到了“王”字那一頁。
上面記錄著一個早已不用的固定電話號碼,和一個可能也已更換的手機號。
我猶豫著,是否該打擾這位多年未聯系的老戰友。
放下通訊錄,我走到窗前,點燃一支煙。
窗外,城市的燈火通明,那些高樓大廈里,不知道有多少像張志遠這樣的人,仗勢欺人,為所欲為。
而像小明這樣的孩子,又有多少人能為他們撐起一片天?
香煙在指間燃盡,我的心中已經有了決定。
那晚,我夢見了戰場。
夢中的我和戰友們并肩作戰,子彈從耳邊呼嘯而過。
王剛在前方大喊:“老李,跟上!不能讓敵人得逞!”
我猛地驚醒,額頭上全是冷汗。
天還沒亮,我坐在陽臺上,看著東方漸漸泛起的魚肚白。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有些事情,必須站出來,即使明知前路艱難。
我拿出手機,翻到通訊錄,找到了那個塵封多年的號碼。
手指懸停在撥號鍵上,我深吸一口氣,卻又放下了手機。
不到萬不得已,我不想用這種方式解決問題。
我們應該先再嘗試一次,走正常渠道解決。
07
第二天下午,我再次獨自前往張家。
遠遠地,我就看到張志遠在院子里向幾個朋友炫耀他新買的豪車。
“這車限量版,全市只有三輛,我費了好大勁才搞到手...”
看到我走進院子,張志遠的笑容凝固了。
“老頭,你怎么又來了?”他不耐煩地走過來。
我平靜地說:“張總,我想我們可以再談談。”
“談什么談?我看你是不見棺材不掉淚!”張志遠瞪著我。
“你兒子不是被調走了嗎?那只是個小小的教訓。”
“如果你們再糾纏不休,后果會更嚴重,明白嗎?”
我深吸一口氣:“張總,我只想要一個公道。”
“我孫子還躺在家里,右手骨折,頭部受傷,你兒子卻什么事都沒有。”
“這公平嗎?”
張志遠不屑地笑了:“公平?這世界哪有什么公平!”
“有錢有勢就是公平!沒錢沒勢就認命吧!”
“老不死的,我已經給夠面子了!你們還敢來糾纏,是不是活膩了?”
我靜靜地看著他,沒有說話。
張志遠被我的沉默激怒了:“你瞪什么瞪?嚇唬我啊?”
“隨便你去告,看看誰能奈何得了我!我倒要看看你能怎么樣!”
院子里一片寂靜,連張志遠的朋友們都感到了尷尬,悄悄地退到一邊。
我站在那里,忽然覺得很疲憊,但又很平靜。
我掏出手機,翻到通訊錄,找到那個號碼。
“老王,是我,老李。”
“這么多年沒聯系,我遇到點麻煩,需要你幫個忙...”
我簡單地說明了情況,而對方只是平淡的說了一句話。
“交給我來處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