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中國時尚盛典領軍人物、知名音樂人、導演山奇先生做客滁州學院音樂與教育學院“知行講壇”,以《家國情懷中的音樂美學》為題,通過“學術講演+音樂鑒賞”的創新形式,為師生呈現了一場跨越藝術與人文的思想盛宴,讓現場觀眾在旋律與哲思的交織中感受美育浸潤的力量。
作為中國流行音樂產業發展的親歷者與推動者,山奇身兼音樂制作人、導演、作家等多重身份。他不僅是Channel[V]大陸華語音樂節目首位制作人、MTV中國區首席制作人,更策劃了央視《藝術人生》《星光大道》等國民級文藝節目。近年來,他轉向文化深度書寫,出版了《對話》系列五本專著,以藝術為媒架起中外文明對話的橋梁。
講座伊始,音樂與教育學院青年教陳寶利、秦峰以口風琴與洞簫演繹山奇代表作《憶江南》。這首被國樂大師方錦龍譽為“繼《梁?!泛蟾木幾疃嗟拿駱方浀洹?,以婉轉旋律勾勒江南水韻,為整場活動奠定了美學基調。
講座中,山奇通過兩張標志性專輯展開美學闡釋。鄉愁史詩《意·江南》以評彈、昆曲等非遺元素為骨,融合現代編曲技法,在《憶江南》《古運河之戀》等曲目中構建起“聽得見的江南水墨畫”。山奇動情地說,這些音符承載著游子對故土的眷戀,更鐫刻著中華文明的集體記憶。
致敬英雄主題專輯《芳·華》則展現了截然不同的美學維度。通過《假如我在戰斗中犧牲》《他永遠十八歲》等作品,他將烈士家書、戰地日記轉化為音樂語言,用交響化的宏大敘事重塑紅色經典?!耙魳凡粦共接趭蕵?,更要傳遞精神力量。”山奇以《芳·華》創作歷程為例,強調藝術工作者應肩負文化使命。
山奇指出,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我們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腳踏實地,真正的藝術創作需要歷經技法錘煉、文化積淀、生命感悟三重境界。他結合四十載從業經歷,寄語青年學子既要修煉“指尖功夫”,更要培育“心中山河”。
滁州學院音樂與教育學院黨委書記王詩根說,這場講座既是音樂創作的技法課,更是文化自信的思政課。學院將持續推進“藝術+思政”育人模式,培養有家國情懷、有專業擔當的新時代高素質應用型藝術人才。(王小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