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細選精彩詩詞給朋友們欣賞,弘揚傳統(tǒng)詩詞文化,是一件大樂事。
精彩詩詞汗牛充棟,我們不能只讀課本上的那幾首。本文分享2首五言唐詩,這些詩沒有入選教科書,知名度不高,你未必讀過。
第1首 唐朝錢起的《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泉壑帶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憐新雨后,山愛夕陽時。
閑鷺棲常早,秋花落更遲。
家僮掃蘿徑,昨與故人期。
這是錢起邀請朋友赴約的詩,他約楊補闕前來書齋敘談。詩人通過對書齋周圍景物的準確、細膩的描繪,著力刻畫他的書齋的清幽雅致,表達對楊補闕來做客的期待,希望他能如期來訪。
“泉壑帶茅茨,云霞生薜帷”,山泉溝壑縈繞著這座茅屋書齋,云霞映襯墻頭薜荔像五彩幔帷。句中用得最妙的是“帶”字,應為動詞意“像帶子一樣環(huán)繞”,與第二句中的“生”相對應,能激發(fā)讀者的想象力,此處為全詩的起筆,遠觀書齋,山環(huán)水繞,云蒸霞蔚,如賞人間仙境。
“竹憐新雨后,山愛夕陽時”,雨后新竹的姿采令人喜愛,更可愛的是晚山映照著夕陽的余輝。這兩句充滿詩情畫意,如同中國傳統(tǒng)水墨畫一般清新自然。作者讓這些景物融入人的情感,讓它們具有了極強的色彩感,使讀者真切地感受到竹林高山的清秀壯麗。
“閑鷺棲常早,秋花落更遲”,悠閑的白鷺常常早早回巢棲宿,秋花飽含生機,比別處落得更遲。此處以“鷺”和“花”相呼應,說明這里的環(huán)境是那么幽靜和諧,白鷺在無人打擾的地方過著舒適的生活,花兒在這樣的氛圍中可以常駐枝頭。
“家僮掃蘿徑,昨與故人期”,家仆正辛勤地把蘿徑打掃干凈,他昨天與老朋友預約了會面日期。詩人如此努力地描繪這個幽靜的世外桃源,老朋友怎會不為之所動而來赴約呢?
全詩以寫景為主,最大特點是將水、云、竹、山、鷺、花等自然景物人格化,唯美動人,極富感情,值得人們品味。
第2首 唐朝溫庭筠的《送人東游》
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
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
何當重相見,樽酒慰離顏。
這是一首富有詩意的送別詩,首聯(lián)“荒戌落黃葉,浩然離故關”點明了送別的時間和地點,時值蕭瑟金秋,詩人于此送友遠行,滿懷離愁,將何以堪?出筆不凡。
頷聯(lián)“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兩句互文,意思是漢陽,郢門相去千里,豈可同時盡取眼中?“漢陽”、“郢門”統(tǒng)指荊山楚水,展示了遼闊雄奇的境界,與孟浩然“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有異曲同工之妙,足以顯出友人的胸中氣度。
“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江上行人稀少,表達了作者對友人遠去之后的前程深表關懷,一個“孤”字和一個“還”字寄托了詩人對友人的懷念。
末聯(lián)“何當重相見,樽酒慰離顏”寫出了相見的未知性,那么當此送別之際,應開懷暢飲,設想他日重逢,更見惜別之情。
整篇一洗纖麗秾艷的詩風,雖情弱味淡,我們可以感受到晚唐詩歌不及盛唐詩歌的繁榮,但也展現(xiàn)了人物的高曠胸懷,給人開闊之感。
朋友們,本文分享的這2首詩你曾經讀過嗎?這2首詩水平如何?歡迎分享高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