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的悲歡并不互通。
道德的高地上,高處不勝寒。盡管再過100年再看魯迅這個人,他對整個社會弱者懷有一種冷峻的悲憫,這是將魯迅同圣母、憤青區別開最明顯的標志。
論對人性刻畫,魯迅看得比誰都要深刻。
最近壹張網絡里截圖刷爆朋友圈,點燃不少人的怒火。求職者在招聘平臺咨詢佛山一公司單休還是雙休,得知單休后表示沒興趣,隨即得到招聘人員辱罵回應:
“你幾斤幾兩,有工作不錯了還要雙休”
“你沒資格,下等人。”
招聘語氣毫不避諱,不該是HR招聘人應有的素質體現。不知怎的聊天截圖不脛而走瘋傳網絡,招聘那個人怕是如何想不到,短短幾天,自己就站在了所有求職者對立面。
口誅筆伐、千夫所指。
這個時代社會太浮躁,細微的風吹草動都可能引起蝴蝶效應。招聘人員得罪的何止求職者那一人,他是把整個求職群體都給得罪光了。
下等人三個字,就像一柄尖刀狠狠插在“牛馬”心臟上,痛癢難耐,偏偏無法撼動。
牛馬是貶義詞,下等人三字瘋傳網絡后,網民一改牛馬諷刺的以下等人自居。消息一傳十十傳百,招聘方也迎來了他的終局,該平臺發布在各大平臺的招聘信息均被撤出。
公司也受牽連信息被扒出,如今公開賬號已檢索不到,人社局也下場回應此事。
經了解招聘方是佛山市某商貿公司,那回應求職者是公司品牌總監。也不知什么時候起招聘人也有了優越感成就人上人。壹開始求職者就不是奔著單休而來,工作嘛雙向奔赴,合適就干不合適好說好散,偏要碎嘴皮子說人家:你幾斤幾兩,有工作就不錯了,還要求雙休。
人家找雙休工作,有錯嗎?
求職者說,雙休是國家規定的,遵守不了就混出去,沒錢學什么開公司,丟人現眼。招聘總監竟直接開啟嘲諷模式,直言,你這種人沒資格,下等人。
原來在這些人眼中,求職者只配單休滿負荷工作,只配做牛馬。
什時候我國規定的雙休,還要分人?
招聘總監這是把心里話直接說出來了嗎?在他心里底層員工就是“下等人”?這種人有點實力就飄,把誰都不放在眼里的人太多。
大家不是不清楚處境,頭一遭把話擺在明面上就是點了火藥桶。
很快輿論就讓他慫了,公開道歉:懷著萬分愧疚心情,向所有因為言論收到傷害的人鄭重道歉。看起寫了長長一篇道歉信,不了解情況估計真就釋然了。
只是道歉有用么?
大家心知肚明,這絕非情緒激動言語過失說的話,這就是心里話。更多網友表示:因為害怕丟工作,被譴責,看似道歉實則為自己開脫。
經歷一輪又一輪,人們的心早已經如鋼筋鐵石早看透把戲,是否真誠是否口誤大家心里自有一桿秤。有些人一輩子教不會,偏見傲慢一旦滋生那是要深入骨髓里的。
所以才有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網友講述求職經歷
佛山人社局工作人員表示:求職者有權力要求招聘人員公開賠禮道歉并主張精神撫慰金。若是對方不遵從,還可以侵害“人格權”為案由,到法院對其進行起訴。
這就要看那名求職者,是選擇原諒還是硬鋼到底。至于招聘總監,卸下身份他也不過是個打工的,說到底同為打工人。現在飯碗是否能保住不好說,以后那個公司還敢用他。
以貌取人,必失之子羽。
這事吧!事態本可控制錯的是把真話講出來了,打人不打臉,這HR缺乏同理心,沒共情力 ,骨子里也改不好的。這樣的人有利有弊,很多職位太有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反而難以勝任。
比如律師、人力資源經理公司高層等,你沒價值人家沒必要和你共情,這樣的人就是因為缺乏同理心,不在乎過程只看結果做事兇狠,反而有時候事業容易成功。但對大部分求職者甚至老婆孩子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掌控欲太強,做事太狠,再有能力也是個危險人物。
這種人存在的公司,往往氛圍都不怎么好。
我想很多在座各位讀者,或多或少有過求職經歷,也遇到過類似奇葩。企業公司作為招聘方身段擺太高,確實容易遭人口角,不把人當人的地方那不是工作是受罪。
雖說工作難找,也不是企業高端和資本高高在上的理由。
錯把單休當恩賜,把罵人當管理,如果打供需要委曲求全,那么奮斗的意義在那里?
至于牛馬,下等人,
還是留給他們自己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