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飛
01
廈門樓市,再出大招
4月23日,廈門發布了 《關于進一步優化住宅房屋征收房票補償安置政策的通知》。
第一,擴大使用范圍。
一方面,房票可購買的房源涵蓋全市各區房源,被征收人自主選擇購買房源庫內的新房、競配建房、安置房,也可購買二手房。
另一方面, 房票用途更加多元化,類型除住宅、店面、辦公、車位,還可購買通用廠房。被征收人可購買一套或多套房源,在滿足戶人均居住面積不低于35平方米前提下,可購買非住宅,還可以將房票轉讓。
在目前推出房票措施的100多個城市中,廈門的房票用途和房源覆蓋可謂最大,尤其是可購買二手房和房票可以轉讓的制度,更是開了先河。
第二,房票購房,給予資金鼓勵。
購買新房、競配建房可享受購房獎勵:房票核發之日起6個月內購房獎勵5%,第7-12個月內購房獎勵2%。此外,部分樓盤還可享開發商專屬折扣。
首先解釋一下,什么是房票。
房票,是房票安置的簡稱,是貨幣安置的一個分支。
以前棚改,要么給棚改戶房子,這叫安置棚改法或者實物安置法,這種方式存在的弊端是,無法很好地達到去庫存效果。2015年之前,棚改多以這種方式為主。
要么給棚改戶發錢,這叫貨幣棚改法,這種方式是去庫存大招,且是通過市場方式,解決庫存積壓。2015年之后多以這種方式為主。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住建部
但現在的情況完全變了,貨幣棚改很難再達到預想中的效果。在市場行情轉變和信心喪失的背景下, 棚改戶拿到錢,不一定去買房,可能是存起來。
于是2023年鄭州等城市率先重啟了房票棚改,之后上百個城市跟進。
所謂房票,其實就是購房抵用券。
拆了棚改戶或者城中村的房子,直接給你購房抵用券。而且,為了鼓勵購房,擁有抵用券的家庭,可以享受購房優惠或者補貼。
總而言之,這筆錢只能流向樓市。
02
廈門著急背后
2023年4月8日,廈門發出首張房票,但直到2023年5月,首個使用房票進行房屋征收補償的整村搬遷項目出現,廈門房票才第一次大規模進入樓市。
之后,為了加快去庫存,2024年10月,廈門發布房票政策2.0版,允許跨行政區購房。
在擴大房票使用范圍之后,效果立竿見影。
根據廈門市財政局披露的數據顯示:
廈門房票2.0版實施以來,截至2025年2月25日,廈門累計開票金額66.4億元,4個月使用率86%,撬動購房金額100.3億元,去化面積31.7萬平方米,約占同期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的四成。
不過,即便如此,廈門去年的商品房銷量和房價,仍創下近五年來新低。
克而瑞廈門披露的數據顯示:
2024年,廈門市商品房成交面積172.18萬㎡,同比下滑13.8%,仍維持在低位。 價格方面,成交均價由23年的近4.3萬/㎡下降至24年的3.4萬/㎡。
來源:克而瑞廈門
這是廈門仍急于出招托底樓市的底層邏輯。
去年四季度由一線城市開啟的大力度救市,拉動了部分強二線城市的行情,廈門也隨之躁動。
這種上升的行情,一直延續到現在。
從更能反映市場變化的二手房情況來看, 3月,廈門二手住宅共成交20.98萬㎡ ,環比上漲67.3%,同比上漲37.8%;成交套數為2109套 ,環比上漲約75.9%,同比上漲38.6%。
來源:克而瑞廈門
不過廈門的房價仍在調整當中。
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數據顯示:
3月份,廈門二手房環比下跌0.3%,同比下跌9.7%。
不過,4月份的關稅大招,加劇了后市的不確定性。
上周我寫過杭州的樓市,其中就點名,4月初爆發的關稅大戰改變了杭州樓市本該持續火熱的劇情。
4月1日至14日,杭州十區二手房成交量不到4000套,預計全月成交量8000套左右。
而3月份十區共成交二手房12413套,僅次于2017年4月的12666套,創下近8年來新高。
從1.24萬套,可能降至8000套,降幅超三分之一,而且還是在兩個地王誕生的背景下,可見這一輪關稅博弈對市場信心的沖擊,有多大。
機構檢測的數據也在顯示,4月份行情轉弱跡象明顯:
第一,克而瑞監測重點26城4月上半月成交面積達317.17萬平方米,環比下降14%,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第二, 4月上半月重點30城項目開盤去化率為34% ,比3月全月下降10個百分點。
具體到廈門來看,廈門的土地市場不溫不火,近日推出的四塊宅地,三塊底價成交, 已經是明顯跡象。
關稅大戰,對于廈門這樣一個依賴出口的城市來說,影響不言而喻。
去年廈門出口規模4980.1億元,其中對美出口規模800.69億元(2023年數據),對美依賴度16.1%。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城市統計局、各地海關
本號認為,在關稅大戰利空之下,目前躁動的城市,熱度都將難以為繼,調整仍會是各城市今年的底色,只不過分化特點更明顯而已。
何況,廈門房價雖然經歷了三年調整,但絕對價位已經讓人望房興嘆。
03
調整,仍會是廈門房價的主基調
廈門房價回調,除了宏觀因素方面的經濟、就業形勢,以及人口紅利終結外,還有其自身的主觀因素。
比如, 這座城市的房價雖然經歷了調整,但依舊高不可攀。此外,這座城市的居民杠桿率已經被拉滿,很難再拉動。
之前在廈門房價一直領跌的時候,本號就專門分析過廈門房價下跌的主要邏輯 :
第一,其調整的根本邏輯,是房價與城市本身的“德不配位”。這也是大多數中心城市房價調整的核心原因之一。
說白了,就是 房價太高,嚴重超越了當地人的購買力。
廈門雖然頭頂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頭銜,但論經濟實力、財政實力和人口規模,都非常普通。
在產業上與蘇州、南京、合肥等城市根本沒法比,尤其是與蘇州相比,產業與經濟實力相差幾個量級。
而 房價鼎盛時期的廈門,房價收入比接近40。也即當初一個拿著廈門平均收入的人,想要在廈門買一套平均面積的房子,需要不吃不喝四十年才能夠。
之前本號詳細介紹了深圳樓市因何而漲,因何而跌。
簡單歸納,上一輪牛市中深圳房價率先啟動,并從2015年年初的3萬多成交價漲到了2021年年初的8萬多成交價,掛牌價甚至沖破了9萬,背后是兩股勢力推動。
一個不斷涌入的人口帶來的硬性需求,另一個是經濟、產業、金融、科創等綜合實力不斷提升之下引起全國熱錢加注深圳,也即炒作。
廈門的房價上一輪上漲也是這兩個因素,但側重點不同。深圳的房價上漲,剛需與炒作四六分成,廈門則是二八分成,也即炒作是其房價的絕對支撐力量。
而相比于深圳,廈門的產業根本撐不起如此高的房價。
第二,廈門的居民杠桿率很高。
在2021年之前,廈門的居民杠桿率位居全國第二,僅次于深圳,可見其買房熱度。
這幾年在調整之下,廈門的居民杠桿率下滑至第6,深圳下滑至第五,杭州則位居第一。
雖然排名下降,但杠桿率的絕對數依舊很高,很難再拉動。
可以看下全國整體情況。
全國居民杠桿率在2019年之前一路飆升,2020年9月份達到了60.8%。在2020年9月份之后至今,一直沒有什么大變化。
走勢已經很好地說明,居民的杠桿已經拉不動了。
本號之前多次強調過,房價與收入、預期之間,要尋找一種新的平衡,只有出現了新的平衡點,房價才會止跌。
而無論是放開限購、放開落戶,還是降低首付等其他措施,都做不到這一點。
要快速實現平衡,一方面要不斷縮小房價與收入之間的差距,要么提升民眾的收入,要么不斷降低房價。另一方面,恢復信心。
無論是縮小房價收入比,還是恢復信心,都得基于經濟回暖、就業回暖。
這一切,隨著關稅大戰重燃,不確定性再度加劇。
而這又將推動新一輪大規模救市到來。
降準降息是一定的。
如果后面影響太大,北京、上海、深圳核心區域的限購,也可能全部解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