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元的項目,“中字頭”公司都在拼搶,日子難過啊!
前天,《四川省公共資源交易信息網》發布的成都市300萬元項目、宜賓市400萬元項目《評標結果公示》,引發業界熱議!
那么,這兩個百萬元級別項目長啥樣?一向喜歡億元項目的“中字頭”公司,難道“口味”變了嗎?
●中建三局二建預中標成都370萬元項目
2025年4月3日,西南交通大學發布《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心智能化工程招標公告》,最高投標限價為3796890.55元。
4月25日,中建三局第二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以投標報價3587761.31元,排序中標候選人第一名。
據《開標記錄表》顯示,11家競標公司中,該公司是唯一一家“中字頭”企業。
●中冶天工預中標490萬元宜賓項目
2025年4月2日,珙縣發展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發布《珙縣江定槽建材廠建筑石料用灰巖礦5.07萬m3/a(荒料)新建工程(第二次)施工標段招標公告》,最高投標限價為4983831.73元。
4月25日,中冶天工以投標報價4780328.49元,排序中標候選人第一名。
據《開標記錄表》顯示,3家競標公司中,除中冶天工外,還有一家“中字頭”為中國二十二冶。
●中國五冶中標成都110萬元項目
事實上,“中字頭”公司對百萬元項目感興趣,早已不是“新聞”。
就在10天前,即4月16日,中國五冶集團以1057842.97元中標成都市《祠堂街改擴建項目—總平景觀綠化(三批次)施工/標段》。
據《開標記錄表》顯示,該項目最高投標限價為1107068.94元,11家投標人中,中國五冶是唯一一家“中字頭”公司。
據一位資深業內人士介紹,“中字頭”公司等大型央企,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其業務決策通常兼具戰略性和經濟性考量。
隨著市場“蛋糕”減少,競爭加劇,央企布局百萬元級別項目主要有以下3點考量:
1、市場卡位。通過小規模投入完成行業"占位",形成市場卡位效應。
2、優化現金流。央企年營收動輒數千億,但百萬級應收賬款管理直接影響經營性現金流指標。據某建筑央企2022年報顯示,百萬以下項目回款周期比億元項目平均快47天。
3、審批權限設計。多數央企對百萬級項目授權至二級子公司,決策鏈條短(通常不超過3個審批環節),而億元項目需報集團總部,決策效率差異顯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