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2025上海國際車展上,奇瑞展臺被圍得水泄不通。奇瑞旗下的奇瑞、星途、捷途、iCAR、智界各品牌的展臺內外也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這其中,就包括來自全球的5000名海外嘉賓、以及行業(yè)媒體代表等。
他們或駐足于熱效率48%的鯤鵬天擎發(fā)動機,或欣賞瑞虎9L的設計美學,或沉浸于風云A9的伯牙音響系統,亦有人驚訝于捷途縱橫G900水陸兩棲車,探索模塊化飛行汽車等“黑科技”,感受中國技術的“海陸空”全場景覆蓋。
奇瑞集團全球品牌陣營聯袂亮相上海車展
這一盛況,讓不少外媒感嘆:“中國車企已從‘追趕者’變?yōu)椤x者”。外賓的“打卡”熱情,是奇瑞“技術出海3.0”戰(zhàn)略的具象化成果。當全球汽車產業(yè)格局加速重構,奇瑞以技術為矛,刺破“低價低質”的舊標簽,開啟了一場從“產品輸出”到“價值輸出”的質變,重新定義了中國汽車的全球形象。
車展上的“奇瑞現象”也表明,奇瑞已通過“理工男”式的技術創(chuàng)新與生態(tài)賦能,構建了一套獨特的全球化進階方法論。
某種意義上,這也是中國汽車工業(yè)從“產品出海”到“技術立潮頭”的里程碑。奇瑞的展臺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商品陳列館”,而是一個技術信仰的全球路演場。
溯源奇瑞出海的“三級跳”
回顧奇瑞的出海歷程,與中國汽車的全球化進程一樣,可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著鮮明的特征和戰(zhàn)略重點。1.0的產品出海階段,奇瑞以性價比敲開國際市場大門。2001年首批風云轎車出口至中東地區(qū),隨即征戰(zhàn)非洲和東南亞等新興市場。
全新QQ定義小車高質感出行新時代
包括風云、QQ等車型憑借相對較低的成本和較為實用的產品設計,迅速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2001年至2010年這十年間,奇瑞累計出口超過100萬輛汽車,初步建立起了覆蓋五大洲的營銷網絡。這一階段的出海,讓奇瑞意識到,單純出口產品而沒有技術和品牌的影響力,難以在國際市場上建立長期穩(wěn)定的競爭優(yōu)勢。
于是奇瑞開啟了本地化生產的2.0階段。這一階段的核心戰(zhàn)略是從“產品銷售”轉變?yōu)椤吧鷳B(tài)建設”,通過在海外建立生產基地,實現本地化研發(fā)、制造、銷售和服務的一體化運營。?在本地化生產過程中,奇瑞注重在當地建立完善的供應鏈體系,海外市場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份額得到了進一步提升,重點市場的市場份額甚至超過部分國際品牌。
如果說1.0和2.0階段是奇瑞在海外市場的積累和沉淀,那么從2021年開始的出海 3.0階段,則是奇瑞的全面爆發(fā)。在這一階段,奇瑞以“技術創(chuàng)新”作為核心驅動力,構建“研發(fā)-制造-供應鏈-服務”四位融合的全球化體系,實現了從“賣產品”到“輸出技術標準”的跨越。?
解碼奇瑞出海3.0的三重躍遷
得益于3.0階段的全球化體系,奇瑞實現了技術的領先,并一直是這一階段的領跑者,在領先中,奇瑞也完成了三重躍遷。
第一重躍遷是從“參數領先”到“規(guī)則制定”,這也是3.0階段的核心。不久前的奇瑞混動之夜活動上,為了讓中國混動更好地走向全球,滿足全球多樣化需求,奇瑞聯合中國汽車標準化研究院共同發(fā)布《奇瑞汽車全球混動技術標準宣言》:奇瑞的技術主張是全域架構與全維突破;奇瑞的技術標準是以全球需求定義技術高度;奇瑞倡議共筑中國混動技術共同體,推動中國混動技術建立起更高的標準。
第二重躍遷是技術普惠與文化共融的雙向奔赴,這是3.0時代的出海利刃。在西班牙,奇瑞與老牌車企EV MOTORS合作,復活停產十年的工廠,西班牙工業(yè)和旅游大臣霍爾迪·埃雷烏在活動上的致辭:埃布羅與奇瑞的聯盟是西班牙與中國企業(yè)間合作項目的典范,希望未來能在西班牙看到更多這類合作。
第三重躍遷是從“成本紅利”到“生態(tài)定價權”的躍遷,這是奇瑞乃至中國汽車出海的終極武器。過去中國車企依賴“低價換市場”,而現在奇瑞的車型價格已能比肩豪華品牌,這種溢價能力的背后,是奇瑞累計1630萬全球用戶(海外470萬)對“技術奇瑞”的信任投票。
這些案例表明,奇瑞的全球化已從單向輸出,演變?yōu)橐粓鲭p向奔赴。奇瑞技術、文化、用戶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全球市場對“中國制造”的認知。
《2024胡潤品牌榜》顯示,奇瑞品牌價值增長163%,躋身中國汽車制造行業(yè)前三。不僅彰顯了奇瑞集團在汽車領域的硬核實力,更凸顯出其品牌價值與市場影響力的跨越式提升。
從“三大件”到“海陸空”全維突破
出海24年來,奇瑞一直走在前列,連續(xù)22年在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中領先。2024年奇瑞集團銷量260.4萬輛,出口114萬輛,不僅創(chuàng)造了中國車企出口新紀錄,比第二名多出近22萬輛。2025年一季度,奇瑞出口汽車25.5萬輛,平均每30秒一輛“奇瑞造”駛向海外。
這樣的成績源于28年對核心技術的死磕。奇瑞的成長史,就是中國動力技術的直道超車史。
1999年,奇瑞首臺自主研發(fā)發(fā)動機下線,終結中國汽車“無芯”時代;2025年,奇瑞鯤鵬天擎發(fā)動機熱效率達48%,超越豐田(41%)、大眾(43%),刷新全球紀錄;混動專用變速箱:綜合效率93%,電機轉速突破30000rpm,功率密度13kW/kg,均為行業(yè)領先。
核心支撐來自持續(xù)的研發(fā)投入與技術創(chuàng)新。集團布局了包括北美、歐洲、上海等八大研發(fā)中心在內的全球研發(fā)體系;累計申請專利29000余件,累計授權18000余件,其中發(fā)明授權專利占比37%,位居行業(yè)前列。而強大的研發(fā)實力讓奇瑞實現了從“三大件”到“海陸空”的全維突破。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執(zhí)行副總裁李學用發(fā)表講話
本屆車展上,其“海陸空”全場景技術引發(fā)關注。陸地上,鯤鵬超能電混CDM和鯤鵬黃金增程CEM為用戶帶來兼具性能和節(jié)能的混動技術體驗;海上,捷途縱橫G900搭載800V高壓航行推進器,IP68級防水設計使其可在1.5米水深連續(xù)運行40分鐘,開創(chuàng)民用兩棲車先河;空中,三體復合翼飛行汽車通過模塊化分體設計,實現陸空模式無縫切換。
技術展區(qū)內的30000rpm超高速電機、大圓柱電池系統、氫燃料電池等創(chuàng)新成果,也一一亮相。這些黑科技密集亮相的背后,是奇瑞以基礎研究支撐應用突破,成就的“技術護城河”。
中國汽車全球化的新范式
此次上海車展,也讓業(yè)界看到奇瑞成功證明了,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讓世界為中國買單的恰恰是技術和品質。通過深化技術協作、整合全球資源、重構產業(yè)鏈生態(tài),奇瑞以“技術奇瑞、全球奇瑞”的姿態(tài),用“中國方案”為全球汽車產業(yè)注入新動能,讓“中國智造”成為引領變革的核心力量,成功樹立了全球化的發(fā)展新范式。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fā)布者【資訊】所有。本App為發(fā)布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服務,不代表經觀的觀點和構成投資等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