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出游喜歡扎堆,近兩年最熱門的地方,朝鮮是其中之一。但是,朝鮮接待外國游客有個特殊規定:只接待團隊游,不接待個人游。并且,來到朝鮮后,行程不能隨意更改,不能隨意脫團轉悠。一句話,你看的是被精心打扮好的風景和日子,是專供外國游客看的。
為了保障這條措施落到實處,每個旅行團都配備了兩名導游,無論你的團人多還是人少。其中一名負責講解,一名負責你的行程。負責講解的一般為美女小姐姐,而負責行程的,一般為中年大叔。無論吃飯還是逛街,兩個導游都陪著。
據說,別看中年大叔悶頭不言不語的,人家可精明著呢。英語、漢語、俄語等語言,人家都能聽得懂,你甭想當著他的面說背人的話。
平壤的老建筑非常多,這與朝鮮人蓋房子喜新不厭舊有關系。但是,發展旅游業,外國游客來了,怎樣展現一個欣欣向榮的城市面貌呢?聰明的朝鮮人就給這些老房子刷油漆。
無論是大街還是小巷,只要是外有游客經過的地方,目光經常停留的地方,都被刷上了淺綠色、橘黃色的鮮艷色彩,顯得很是活潑。
而那些布置在景區里的售貨亭,則樣式統一,售貨員會講普通話、英語,就連你買東西,人家也直接收人民幣或者美元。別擔心人家不認識錢,匯率算的比咱還流。看到你是中國游客,如果你遞上美元,人家直接找給你人民幣。是的,不找給你朝鮮元。
借著買東西的機會,一些中國游客向人家打聽工資、家里幾口人,平時吃肉嗎等問題,但售貨員很禮貌地笑著看著你,不回答。導游介紹說,這里工作的售貨員都是國營單位的員工,上崗前經過培訓的,知道該說什么,不該說什么。
與游山玩水不同,中國游客去朝鮮,是一定會被帶到朝鮮的學校里轉一圈的,在這里,你可以參觀教室、教學儀器,可以走進正在上課的學生們中間。老師們會微笑著介紹說,這就是朝鮮的義務教育,連書包都是免費發放的。
面對侃侃而談,滿臉自豪的學校負責人,我們雖然感覺有些表情夸張,但也不得不承認一點,朝鮮的義務教育可圈可點,文盲率世界排名與老美不相上下,全民義務教育在偏遠農村也得到很好貫徹。
學校里參觀的其中一個環節是看孩子們表演節目,《北京的金山上》《一條大河》《貴妃醉酒》等等,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歌曲、京劇唱腔,孩子們唱的有模有樣,不過,也發現一個問題,參加表演的孩子們,表情動作雷同,甚至和我們揮手、問候的微笑也一模一樣,一看就是事先教好的。
在出發去學校前,導游還提醒我們可以捎帶一些小禮品給孩子們的,團里不少游客拿出了筆記本、鉛筆盒、書包等東西,一打聽,原來是從國內出發的時候,就準備好的。不過,后來聽說,我們送給孩子的禮物,在我們離開后會集體上交,然后由學校里統一發放。
平壤人民大習堂也是參觀的一個景點,這個地方就是朝鮮的國家圖書館,但比我們認識中的圖書館功能更多一些,你可以看書,可以參加才藝類培訓,可以來表演節目,還可以來充電聽講座等等。每天,這里都有相關大學的老師來授課,根據自己的需求,免費來學習。導游介紹說,這里是“全民終身學習的基地”。
大習堂是1982年4月正式建成開放,目前光老師和員工就超過了1000人。這里有藏書3000萬卷,有600多個閱覽室。在平壤,能到這里工作是每個大學女生的夢想,因為這里夏天是有空調的。
在這里參觀的時候,我們遇到了正在看書的一名大三的女生,他用很流利的漢語和我們交流,告訴我們,目前朝鮮的大學里都開設漢語課程的,因為學會了漢語可以找到好工作,甚至可以被派到中國的餐廳去上班。
我們很詫異于這個女孩子流利的表達,后來導游悄悄告訴我們,這個女孩子是大學生不假,但類似的大學生有好多,分布在人民大習堂不同的閱覽室中,專門用來對付外國游客的搭訕。
最讓我們感到震撼的還是平壤地鐵,震撼是因為建在地下平均100米深的地方,僅僅一個自動扶梯,就有兩三分鐘的時間。
和街道上隨處可見的宣傳畫不一樣,這里面是大氣的自然風光,有休息座位,有電子顯示屏,還有售貨亭。
我們很多人圍上了售貨亭,沒成想,售貨員和外邊廣場上的一樣,會說普通話,還收人民幣。后來才知道,這些售貨亭的主要銷售對象是外國游客,因為每個來朝鮮旅游的外國人,都會被帶到平壤地鐵體驗一番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