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車展拉開帷幕。奇瑞集團以“海陸空黑科技”為關鍵詞,攜旗下奇瑞、星途、捷途、iCAR、智界五大品牌及國際合作伙伴,聯袂展出53款重磅車型,并首次公開多項尖端技術。這場展示不僅是奇瑞技術實力的集中爆發,更折射出中國汽車從“出海”到“立潮頭”的全球化新姿態。
從國民小車到旗艦車型的全覆蓋
在“油電協同”戰略下,奇瑞品牌以16款車型構建多元化產品矩陣,覆蓋燃油、混動、純電全動力形式。其中三大車型成為焦點:
全新QQ煥新登場:復刻經典笑臉設計,主打“高質空間、高智安全、高能關懷”,支持用戶共創定制,試圖以A0級電動車重新定義“國民小車”的價值標準。
風云(參數丨圖片)A9開啟小訂:作為奇瑞首款C級旗艦轎車,盲訂35天訂單量突破5.3萬臺,限量5000臺創始人版推出“四重尊享權益”,運動性能版零百加速4秒級,行政四座版配備智能冷暖冰箱等配置,劍指高端市場。
瑞虎9L全球首秀:搭載鯤鵬超能電混系統與AI智艙,以“三排平權”設計滿足多場景家庭需求,試圖打破中大型SUV市場的同質化競爭。
星途與捷途品牌同步發力:星途2025款星紀元ES開啟純電預售,捷途旅行者“科幻方盒子”設計吸引眼球,iCARV23概念車推出皮卡與敞篷版本,展現年輕化、個性化趨勢。
技術護城河:從“四化”到“海陸空”的立體布局
奇瑞董事長尹同躍直言:“技術是奇瑞的立身之本。”此次車展,其技術布局呈現兩大維度:
1.“四化”戰略落地
電動化:發布新一代三電技術,強調安全性與續航效率;
智能化:智慧座艙、輔助駕駛系統與AI數智底盤結合,構建“安全至上”的智駕體系;
低碳化:通過綠色設計、材料創新與高效能源轉化技術,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國際化:邀請5000位海外嘉賓參展,創歷史之最,加速本土化產品研發。
2.海陸空技術矩陣突破想象邊界
鯤鵬超能電混系統熱效率達48%,居行業領先;
捷途縱橫G900水陸兩棲車、飛行汽車iBee等概念產品亮相,展現奇瑞對出行場景的顛覆性探索。
雙增長背后的邏輯
2024年一季度,奇瑞集團銷量達62萬輛,創歷史新高;出口25.5萬輛,穩居中國車企出海榜首(平均每30秒一輛車銷往海外)。品牌價值同步躍升——據《2024胡潤品牌榜》,奇瑞價值增長163%至250億元,首次躋身中國汽車制造前三。
核心驅動力:
技術研發投入:近5年累計研發投入超千億元,專利數突破2.5萬件;
用戶共創模式:如全新QQ發起造型與功能用戶共創計劃,強化品牌黏性;
全球化2.0戰略:在海外建立10個生產基地,針對不同市場推出定制化產品,目前全球用戶超1630萬(海外占比29%)。
奇瑞的“不卷”哲學能否持續?
奇瑞執行副總裁李學用強調:“奇瑞不卷降價減配,而卷標準、技術、品質與安全。”這一理念在當下價格戰白熱化的市場中顯得特立獨行,但也面臨考驗:
高端化瓶頸:風云A9雖訂單火爆,但能否在30萬元級市場與合資品牌抗衡仍需觀察;
智能化短板:相比新勢力車企,奇瑞在自動駕駛算法與生態構建上仍需加速;
出海3.0升級:從“賣產品”到“建生態”,需深化本地化服務與品牌溢價能力。
28年來,奇瑞從“草根車企”蛻變為技術驅動的全球化品牌,其成功源于對造車初心的堅守——以技術為矛,以用戶為盾。此次車展,奇瑞不僅展示了產品與技術,更傳遞出一種價值觀:在電動化浪潮中,中國車企的競爭力不應僅靠營銷與低價,而需構建可持續的技術壁壘與品牌認同。
未來,奇瑞能否在“海陸空”的想象與“四化”的務實之間找到平衡,將決定其能否真正從“中國冠軍”邁向“全球冠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