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到鄭州和開封屬于黃河流域還是淮河流域,有人會毫不猶豫回答,當然是黃河流域,不都在黃河岸邊嗎?
答案是錯了,這兩座城市的大部分地區(qū)都屬于淮河流域。
我們來看看水系圖,淮河流域支流潁河、渦河等都逼近了黃河南岸,可他們就是不流入黃河,而是向東南流進了淮河。
我們再細看地圖,在鄭州市的轄區(qū)范圍內(nèi),僅僅西面的 伊洛河和汜水河流入了黃河,但是鄭州市區(qū)的賈魯河,卻流向了開封,最終匯入潁河,進入淮河。因此鄭州市和開封市明顯的淮河流域的城市。
為何會形成淮河的支流逼近黃河南岸的這種奇怪現(xiàn)象?
主要還是地理和歷史雙重因素造成的。
我們把時間線拉長一點,幾百萬年前,華北平原都還是大海,黃河、海河、古濟水、淮河等攜帶的泥沙共同沖積出了這片陸地
在先秦時期,黃河下游的流向與今天并不一致。當時的黃河下孟津匯合洛水之后,就折向東北,沿著太行山腳下,經(jīng)安陽、邯鄲、邢臺等地后,在僅天津附近入海。
當時,在黃河和淮河之間還有一條大河,叫做濟水。濟水經(jīng)滎陽、鄭州、開封、定陶等地后,在山東流入渤海。當時還有一條古河叫做汳水,就是濟水的支流,流經(jīng)開封等地,向北注入濟水。當時的河南山東等地應(yīng)該有很多小河注入濟水。
因此,在先秦時期,今天的鄭州和開封等地應(yīng)該屬于古濟水流域。
后來由于黃河決口泛濫,泥沙堆積,濟水河道慢慢斷流,消失,下游部分河段還成為了黃河河道。同時,黃河下游的河床的泥沙越積越高,兩岸的大堤也越修越高,漸漸超出了地平面。如此一來, 汳水等支流因為地勢低,留不進原濟水故道了。 汳水后來被改成運河,稱為汴水,從黃河引水,向東南流入泗水,再注入淮河。
因為黃河泛濫的原因,黃河下游靠近河道的地區(qū),泥沙總會越積累越多,地勢也會越來越高。水往低處流,再加上黃河大壩的存在,原濟水流域的小河流全部流向南方,成為了淮河支流潁水、渦水等河流的支流,即淮河的二級支流、三級支流。
歷史上的黃河實在太容易泛濫了,在北至河北、天津,南到江蘇之間擺來擺去,給下游人們造成了深重的苦難。鄭州至開封段又是黃河決口最多的地方,泥沙堆積的也最多,地勢也抬高的最明顯。
我們來看一下地理數(shù)據(jù): 鄭州,黃河河床海拔比市區(qū)要高3-5米;開封附近,黃河水面的海拔比市區(qū)高10米左右。如此一來,這兩地的水還能留進黃河嗎?
與此向?qū)?yīng),潁州(今阜陽)市區(qū)的海拔為33米,賈魯河向東南流匯入沙潁河也就非常正常了。因此,淮河流域就直接擴張到黃河北岸。
不僅是淮河支流延伸到黃河南岸,黃河北邊也一樣,海河流域直接擴張到了黃河北岸。整個黃河就被大堤夾著,下游幾乎沒有支流,孤獨流向大海。
相關(guān)資料,可點擊閱讀:
原創(chuàng)不易,感謝遇見,敬請關(guān)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