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奔向荊州依附劉表之前,在穰山跟曹操展開了一場大戰,那一戰中劉備的兵力足有好幾萬,手下有關羽、張飛、趙云、劉辟、龔都、周倉、關平七員大將,曹操方面也是拿出了 一半主力,許褚、夏侯惇、夏侯淵、于禁、李典、張郃、高覽、樂進先后出手,結果是劉備方面折損了劉辟龔都,數萬大軍幾乎被全殲:“玄德敗軍不滿一千,狼狽而奔。”
穰山之戰時劉備確有數萬大軍,荀彧向曹操告急求救的信就是這么寫的:“劉備在汝南得劉辟、龔都數萬之眾。聞丞相提軍出征河北,乃令劉辟守汝南,備親自引兵乘虛來攻許昌。丞相可速回軍御之。”
古人講究“無三不成數”,也就是說劉辟龔都至少有三萬人,劉備從張飛占據的古城向汝南進發時,“玄德、關、張、趙云、孫乾、簡雍、糜竺、糜芳、關平、周倉部領馬步軍校共四五千人”,糜芳在穰山之戰中的任務似乎是保護眷屬,所以并沒有出戰,這樣雙方出戰的大將數量就對等了,同時也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穰山之戰曹操有八員大將、劉備有七員大將,這十五員大將中武功最高的可能是趙云,第二第三是誰?
說穰山之戰十五員大將中武功最高的是趙云,肯定會有人笑“云吹”:官渡之戰剛結束,曹操就親率大軍來打劉備,不久前在白馬坡和延津口斬顏良誅文丑的關羽騎著赤兔馬,幾乎是天下無敵,怎么會排在趙云之后?
實事求是地說,呂布在建安三年掛掉之后,建安五年后的關羽還真是打遍天下無敵手:許褚、徐晃在下邳土山之戰中聯手也截不住他;二十回合擊敗徐晃的顏良,被關羽一刀刺殺;追得徐晃沿河奔逃的文丑,在關羽青龍偃月刀下只支撐了三個回合——文丑打不過關羽,也跑不過關羽。
按理說曹操和劉備在穰山決戰的“陣前斗將”,雙方都應該派出第一高手才對,于是曹操那邊出了一個許褚,劉備這邊出的卻是趙云:“玄德……于馬上朗誦衣帶詔。操大怒,教許褚出戰。玄德背后趙云挺槍出馬。二將相交三十合,不分勝負。”
許褚似乎是當時曹營第一猛將,劉備讓趙云當先出戰,而讓關羽和張飛在東南、西南兩個方向“沖突而來,三處一齊掩殺”,這就是把C位交給了趙云。
曹操首戰失利閉門不出,趙云二天搦戰而無人應答——曹操另有詭計,但也只是派走了夏侯惇夏侯淵,許褚還留在曹操身邊,他不出來跟趙云單挑,肯定是沒有獲勝的把握。
夏侯惇打跑了劉辟占據了汝南圍住了關羽,夏侯淵殺了運糧的龔都,樂進圍住了張飛,劉備只好跟趙云跑路:“趙云挺槍躍馬,殺開條路,玄德掣雙股劍后隨。正戰間。許褚追至,與趙云力戰。背后于禁、李典又到。玄德見勢危,落荒而走。聽得背后喊聲漸遠,玄德望深山僻路,單馬逃生。”
許褚跟趙云“力戰”,加上于禁李典,三人合力也沒能沖破趙云的阻攔,可見趙云的武功之高,遠在許褚之上,甚至可能超過關羽張飛——關羽張飛單刀單槍,也未必能攔得住這三個曹營大將。
后來發生的事情表明,許褚、于禁、樂進肯定是被趙云殺退了,所以高覽戰不三合砍殺劉辟的時候,趙云“沖陣而來,槍起處,高覽翻身落馬”,而許褚等人并沒跟在趙云身后追來并參戰。
因為許褚、于禁、樂進沒有及時趕上參戰,所以張郃就丟了大臉:“云縱馬挺槍,殺散后隊,又來前軍獨戰張郃。郃與云戰三十余合,撥馬敗走。”
趙云大殺四方的時候,關羽張飛的戰況都很不妙:關羽帶著關平周倉幫趙云攻打隘口殺退張郃的時候,身邊只有三百人,那就說明關羽的主力,已經被夏侯淵擒斬得差不多了;張飛被樂進困住,一直沖不出來,幸虧“云長路逢敗軍,尋蹤而去,殺退樂進,與飛同回見玄德”。
劉備的三萬四五千人馬,在穰山一戰被曹操打得只剩不足一千人,關羽手下還剩三百來人,張飛在古城招募的部隊應該也打光了,他跟夏侯淵和樂進打的那兩仗,也有些蹊蹺:“張飛去救龔都,龔都已被夏侯淵所殺;飛奮力殺退夏侯淵,迤邐趕去,卻被樂進引軍圍住。”
夏侯淵和馬超黃忠都交過手,公平單挑其實都沒輸:潼關渭水之戰,許褚赤膊戰馬超,在亂軍中臂中兩箭無力再戰,馬超在曹營之外耀武揚威,“夏侯淵遂引本部千余人,大開寨門,直趕去。夏侯淵到,馬超接往廝殺。”定軍山之戰夏侯淵雖然被黃忠斬殺,但那屬于猝不及防,他跟黃忠單挑的時候,二十回合也沒分出勝敗。
張飛為什么能很“輕松”地殺退夏侯淵是個問題,樂進圍住張飛的時候,夏侯淵為何不掉過頭來合擊也是個問題,如果關羽不來,張飛能否突圍更是個大問題:如果夏侯淵發現張飛被樂進圍困,他會不會殺回來沖亂樂進的陣腳讓張飛有機可乘?
夏侯淵會不會幫張飛、為什么可能幫張飛,熟讀三國史料的讀者諸君當然知道。夏侯惇有多難纏,熟讀《三國演義》的讀者諸君更清楚——關羽之所以在土山被困約三事降曹,就是沖破許褚徐晃阻擊后被夏侯惇截住,曹操在濮陽被呂布追殺,也是夏侯惇拼死擋住,打到大雨如注無法再戰,這才各自收兵。
夏侯惇夏侯淵的武功,可能不在許褚典韋之下,但曹操極少讓他們跟敵將單挑,同樣道理,穰山之戰劉備讓趙云單挑許褚,而讓關羽張飛側擊,可能也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不能說在劉備眼里,趙云的武功比關羽張飛還高。
說趙云強于關羽張飛,劉備和很多人都不會同意,但是我們僅以穰山之戰勝敗而論,確實是趙云表現最突出:趙云擋住了許褚、于禁、李典的聯手進攻,一槍秒殺了高覽,三十回合擊敗了張郃,而關羽救援劉辟、張飛救援龔都的任務都失敗了。
關羽張飛在穰山之戰中的表現不佳,可能跟他們的對手太過強大有關,真正的原因,還是劉備在指揮上不及曹操,處處陷于被動:曹操料敵機先,劉備倉促應對,夏侯惇夏侯淵以逸待勞,關羽和張飛長途奔襲,再加上雙方兵力懸殊,個人的戰力武功,就不可能完全有效發揮了。
穰山一戰,劉備數萬大軍僅剩千人,還折損了劉辟龔都兩個極忠誠的粉絲,曹操方面士兵損失沒有統計,估計不會太多,但是河北四庭柱中的高覽被殺,對曹操來說可是一個極大的損失——張郃高覽剛投降的時候,曹操對這二人有過很高的評價:“操曰:‘若使袁紹肯從二將軍之言,不至有敗。今二將軍肯來相投,如微子去殷,韓信歸漢也。’遂封張郃為偏將軍、都亭侯,高覽為偏將軍、東萊侯。”
即使高覽受封的東萊侯也是亭侯,級別也比張郃的都亭侯高:漢朝關內侯低于通侯(也叫列侯、徹侯),通侯從第到高是都亭侯、名號(有地名的)亭侯、都鄉侯、名號鄉侯、縣侯——縣侯都有具體縣名為號,無都縣侯。
穰山之戰曹操只損失了一員大將,那大將是趙云殺的,所以說在穰山之戰時趙云武功最高,并不是沒有一句,因為武功除了“武術功夫”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含義,那就是軍事方面的業績。
趙云斬殺高覽擊敗張郃,“武功”自然第一,關羽救了張飛,應該能排第二,張飛不管真假畢竟擊敗了夏侯淵,武功似乎可以排第三,讀者諸君認為這個排名準確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