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兒科門診里,常有家長問:“孩子體質弱,要不要吃點補藥?”
其實,孩子要是過度進補反而會適得其反,中醫講究“中和之道”,與其堆砌補藥,不如用好一味“平和之將”——甘草。
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諸藥,緩急止痛,補脾益氣。尤其對孩子來說,甘草藥性溫和,不寒不燥,既能扶助正氣,又不會滋膩礙胃。
今天,特別邀請了著名小兒脾胃專家——李蘭錚主任,來跟大家講講怎么搭配這味中藥。需要的家長點贊轉發關注學起來!
甘草生用可清熱解毒,炙用則補中益氣,一藥兩用,可以靈活適配不同體質。李蘭錚主任給大家推薦甘草的5種黃金搭配,讓孩子少生病!
1、甘草+太子參+茯苓
功效:補脾益氣,能改善食欲不振、面色萎黃。
太子參益氣生津,茯苓健脾滲濕,適合脾虛氣弱、容易疲勞的孩子。
2、甘草+金銀花+桔梗
功效:清熱利咽,緩解風熱感冒初起的咽喉腫痛。
金銀花清熱解毒,桔梗宣肺利咽,生甘草瀉火解毒,三藥合力,能迅速緩解孩子喉嚨紅腫的問題。
3、甘草+酸棗仁+百合
功效:養心安神,改善睡眠不安、夜間驚啼。
酸棗仁寧心安神,百合清心除煩,配合甘草的緩急特性,特別適合心脾兩虛、入睡困難的孩子。
4、甘草+山楂+麥芽
功效:消食化積,調理積滯腹脹。
山楂消肉食積滯,麥芽消米面之積,甘草調和脾胃,幫助孩子消化吸收,避免積食發熱。
5、甘草+黃芪+白術
功效:補氣固表,減少反復感冒。
黃芪補肺脾之氣,白術健脾燥濕,甘草增強補益之力,適合肺脾氣虛、動不動就感冒的孩子。
之前門診接診一個5歲的男孩,家長說孩子反復感冒,每月必發一次,家長常給他吃補品,效果卻不明顯;
孩子面色偏白,舌淡苔薄,食欲差,大便溏軟。辨證為“脾肺氣虛”,脾胃虛弱導致衛外不固。
李蘭錚主任用甘草搭配黃芪、白術的方子調理兩周,配合飲食清淡,感冒頻率明顯減少,胃口也逐漸好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