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原本以為能肆無忌憚的揮舞自己的“關稅大棒”,沒想到竟然踢到了中國這塊“鐵板”。
就在中國決定暫停接收美國波音的飛機之后,已經有三架波音飛機被拒收退回美國,2025年波音交付給中國航司的50架訂單更是岌岌可危。
對此,波音CEO氣急敗壞的威脅中國,特朗普更是給其出了個餿主意,對中國提出了個無理的要求。
與此同時,印度和馬來西亞也準備“背刺”中國,那么中國的民用航空真的會因為它們的行為而受到影響嗎?
中國不懼怕美國威脅
中美關稅對峙到今日,特朗普的“數字關稅游戲”已經變得毫無意義,因為在他的虛張聲勢和各種不確定性的情況下,美國紙老虎的本質已經徹底顯現。
大家都知道,中國之所以能硬剛特朗普的“關稅大棒”,一方面是奉陪到底的決心,另一方面則是足夠的底氣。
然而,當中國接連退回三架波音飛機后,波音公司和特朗普終于忍不住了。甚至特朗普就三架波音飛機被退回的問題,給波音公司提了個餿主意,他竟然稱應該向中國提出違約。
緊接著,波音公司CEO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稱如果拒收的情況再持續,那波音將不會再為中國制造客機;原本要交付給中國的客機也將轉售給他三方買家。
顯然,美國方面和波音公司都在逃避真正的責任,因為他們很清楚中國暫停接收波音飛機的原因是什么,可就是不想把這個責任歸結到自己身上,就像特朗普一而再再而三翻炒的“芬太尼問題”。
明明是美國自己制藥公司的利益驅動、監管機構和政商的勾結,以及兩黨的斗爭將其當作政治正確,但美國方面就是要甩鍋。
特朗普想要讓中國承擔違約的損失,但也得先捫心自問一下,究竟是誰先違約在先。中國和波音簽約之后,美國的高關稅要讓中國額外多承擔65億美元的損失,如果再算上以后零部件的進口,那中國要承擔的損失就會更大。
而這有形的損失和無形的損失,都是特朗普的“關稅大棒”造成,如此顛倒是非的指控、歸責又怎讓人接受。
至于說,波音公司CEO對中國的威脅完全可以算作是自取其辱,因為它太高估了波音飛機對中國的重要性,也低估了中國奉陪到底的決心和中國在民航客機上的實力。
C919的騰飛指日可待
在孟子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文中,就智慧的為我們埋下了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習慣種子。
波音飛機CEO威脅不再給中國制造客機,殊不知中國之所以敢對其暫停接收,就是因為中國完全有這個實力和底氣。
一方面是因為我們是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消費市場,如此龐大的需求對任何供應商來說都是很大的吸引。
像波音2024年做出的預測就是,中國的市場在未來20年,將會有8830架飛機的需求,如此大的需求量就算是沒有波音,也有空客、中國商飛等著。
另一方面則是中國的國產大飛機的揚帆起航,雖說很多人都詬病咱們C919的量產緩慢,但暫停接收波音的飛機反倒是一次很好的契機。
因為龐大的需求量完全可以推動C919現存問題的解決,那C919現在的問題都有哪些呢?
除了上文提到過的量產緩慢,主要的問題還有沒有獲得歐美的適航證,且核心零部件發動機還非國產。
不過,C919已經有了可適配的國產發動機長江1000A,而且據最新消息,國產長江-1000A發動機核心認證已經全面通關,也就是說距離C919換上“中國心”的日子不遠了。
而且,C919在今年的2月底已經完成了歐洲適航證的首個符合性試飛,預計在今年年底會拿到歐洲的適航證。
雖說,印度和馬來西亞聲稱,愿意接盤中國拒收的波音飛機,但前不久我國領導人訪問過越南后,越南與我國的聯合聲明中就提到了,要引進和運營中國的國產大飛機。
中國的核心利益不容侵犯,特朗普和波音CEO在威脅之前,應該想想違約的責任方究竟是誰;也應該想想自己究竟有沒有實力要求中國按照美國的規則辦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