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東營市住房城建管理局牢固樹立“像繡花一樣管理城市”的理念,聚焦流動商販占道經營、“僵尸車”亂停亂放、建筑垃圾亂堆放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堅持疏堵結合、源頭防范、系統治理、依法行政,持續破解城市管理熱點難點問題,不斷推動城市精細化管理提檔升級。
對非法建筑垃圾傾倒點進行清理
因地制宜、潮汐管理,破解流動商販占道經營難題
為解決流動商販占道經營的民生熱點問題,城管部門兼顧“市容管控”與“民生需求”的價值平衡,創造性實施“時空折疊”的空間治理策略,破解流動商販治理困局。一是打造空間活化工程。出臺《城市便民攤點群設置管理導則》,在深入調研、充分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構建“15分鐘便民服務圈”圖譜,充分釋放城市“邊角料”空間價值。先后在安居工程、魯班公寓、金水市場以及膠州路、運河路、蘇州路等流動商販經常聚集的重點路段和區域,選擇不影響交通、不影響市容、便民不擾民的位置,設置便民市場、早夜市、疏導點122處,定時定點經營的“潮汐”攤點群140處。二是構建時序控制系統。制定臨時便民攤點群管理規定,實行劃線定點管理、設置專門標識牌、明確管控時間,并對攤主進行資格審查和備案登記,確保攤主具備合法經營資格。三是明確經營管理機制。緊盯提前出攤、延遲收攤和越線經營等違規經營問題,建立商販積分管理和準入退出機制,對存在輕微違法行為能及時糾正,且未造成危害的,按規定不予處罰;對于個別屢糾不改的依法予以處罰并責令退出潮汐攤點。通過“潮汐”攤點群的設置和規范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城區街巷市容秩序大幅改善,為群眾生活提供便利同時,還提升了城市煙火氣,形成“煙火氣”與“文明風”共融的城市新景觀。
全面排查、分類施策,破解“僵尸車”治理難題
針對“僵尸車”治理法規政策不明確、部門職責不清晰等問題,城管部門主動擔當作為,將廢棄車輛治理納入城市日常治理,通過多角度宣傳、全覆蓋排查、分類推進整改和常態化調度等措施,多渠道開展“僵尸車”治理行動。一是全面排查摸底,建立信息臺賬。對全市范圍內的廢棄汽車進行全面排查,建立“一車一檔”信息臺賬,記錄車輛信息、停放位置、車主聯系方式等,利用數字化管理平臺,對廢棄汽車信息進行動態更新和管理,確保數據準確、實時。二是分類處置,科學治理。對于可回收車輛,聯系專業拆解企業進行回收利用,推動資源循環利用;對長期無人認領的廢棄汽車,進行公告公示,公示期滿后由相關部門依法統一處理;鼓勵車主主動處理廢棄車輛,對積極配合的車主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或補貼。三是加強宣傳教育,利用多種渠道向公眾普及廢棄汽車的危害和正規報廢流程,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和法律意識,引導車主自覺履行廢棄汽車報廢義務,共同營造良好的城市環境。2024年累計排查清理廢棄汽車457輛。
源頭防范、系統治理,引導建筑垃圾規范處置
為全面提升建筑垃圾治理水平,有效防止環境污染,東營市以問題整改為契機建立建筑垃圾治理長效機制,推動建筑垃圾治理提質增效。一是摸清產生底數,落實建筑垃圾核準備案制度。全面排查在建工程項目情況,對施工單位未編制建筑垃圾處理方案并報備的,依法進行查處;對建筑垃圾處理方案內容不齊全、數據不真實的立即整改重新報備。二是打破信息壁壘,落實建筑垃圾有關事項辦理“雙告知”制度。行政審批部門定時向建筑垃圾主管部門推送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辦理情況,督促有關單位及時辦理建筑垃圾處置核準和處理方案備案。三是開展常態化巡查,加大建筑垃圾亂傾亂倒查處力度。以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亂堆亂放問題為重點,每周對各縣區開展巡查,今年以來累計發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亂傾亂倒點位57處,督促相關縣區、市屬開發區及時清理、整治。(大眾新聞記者 馬瑞琳 通訊員 王向暉)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