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全國第23個《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今年的主題是關愛勞動者心理健康。那么,關于身心健康,我們應該了解些什么呢?
身體健康需日常呵護
1.什么是“健康四大基石”?
針對影響現代人健康的不良行為與生活方式,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理論,即合理膳食、科學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
2.個人衛生習慣要點有哪些?
飯前便后洗手,外出歸來洗手。
衣服、被褥勤換洗。
勤洗澡,勤剪指甲。
早晚刷牙,定期檢查口腔健康狀況。
咳嗽、打噴嚏時要用手肘或紙巾遮掩口鼻。
3.飲食衛生注意事項有哪些?
膳食應當以谷類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注意葷素、粗細搭配。
提倡每天食用奶類、豆類及其制品。
膳食要清淡,少油、少鹽、少糖,食用合格碘鹽。
不偏食、不挑食,吃飯要專心,保持心情愉快,細嚼慢咽。
不吃零食,不吃霉爛變質等不潔食物。
生、熟食品要分開存放和加工,不吃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凈。
講究飲水衛生,每天適量飲水。
什么是“心理健康”
1.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于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心理健康的理想狀態是保持性格健全、智力正常、認知正確、情感適當、意志合理、態度積極、行為恰當、適應良好的狀態。
2.怎么知道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
智力是否保持在正常水平。
能否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意志上是否能做好自我管理。
是否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
在人格結構上是否能夠完整統一。
人際關系是否和諧。
心理特點是否與年齡相符。
心理健康尤其重要,勞動者心理健康需要重視。
什么是“職業病”
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引發的疾病。
1.勞動者如何運用《職業病防治法》保護自己的健康權益?
勞動者要通過學習《職業病防治法》,明確自己所履行的義務;學習和掌握相關職業衛生知識;自覺遵守企業所制定的各項有關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自覺并正確地使用和維護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發現職業病危害隱患及時報告。
充分運用《職業病防治法》賦予勞動者所享有的職業衛生保護權利,包括享受教育培訓權、健康服務權、知情權、衛生防護權、對用人單位提出批評和檢舉控告權、拒絕違章作業權、參與職業病防治工作決策權、工傷社會保險權、賠償權及特殊保護權。
只要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存在著事實的雇傭關系,不管用人單位是什么性質、屬于什么經濟類型,是否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均可受到該法的保護。
2.預防職業病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技術革新、改革生產工藝如以無毒或低毒的物質代替有毒或劇毒的物質,以低噪聲設備代替高噪聲設備等。生產過程實現機械化、自動化,從而減少工人與有害因素接觸的機會。
采取通風法、排毒、降噪、隔離等技術性措施來降低或消除生產性有害因素。
加強生產設備的管理,防止毒物的跑、冒、滴、漏污染環境。
對新建、改建、擴建和技術改造項目進行“三同時”審查,確保這些項目完成后有害因素的濃度或強度可以達到國家標準。
制訂和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防止發生意外事故。
加強個人防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有害物質進入體內。
合理安排休息制度,注意營養,增強機體對有害物質的抵抗能力。
對接觸生產性有害作業的工人,進行就業前體格檢查和定期體格檢查,及早發現禁忌癥及職業病患者,及早進行處理。
根據國家制定的一系列衛生標準,定期作業環境中生產性有害因素的濃度或強度,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職業病患者依法享受國家規定的職業病待遇。用人單位對不適宜繼續從事原工作的職業病病人,應當調離原崗位,并妥善安置。用人單位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給予適當崗位津貼。職業病病人的診斷、康復費用,傷殘以及喪失勞動能力的職業病病人的社會保障,按照國家有關工傷社會保險的規定執行。
溫馨提醒
職業病防治工作關乎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維護勞動者職業健康權益的重要工作。職業病的診斷和治療,需要醫生進行專業化的評估,想要了解更多情況,可到職業健康檢測機構咨詢。
活動規則:每人每天可答題1次,答對全部題目即可參與抽獎。
獎項設置:
一等獎 5名 獎品:米家豆漿機1個
二等獎 10名 獎品:米家電風扇1個
三等獎 50名 獎品:米家吸管杯1個
活動時間:4月25日至5月1日18點
領獎地點:38#8樓西區
領獎時間:5月7日至8日工作時間
聯系人:小趙 1337834624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