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王晶如何看四大天王?
如果說起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香港娛樂圈,毋庸置疑,他一定很有發言權。
許多年以后,他開始笑看江湖。
所謂“笑看”,不外乎從一個電影人、娛樂圈中人的角度,揭揭當年隱秘,講講昔年舊事,吹一吹牛,調侃調侃。
講著講著,就來到了“四大天王”環節。
也意料之中。
嚴格來講。
在整個華語娛樂圈的視野里來看,起自香港樂壇的“四大天王”,是比香港影壇“雙周一成”影響力更為恐怖的存在。
很簡單。
單論影壇,雙周一成恰在香港電影黃金年代的巔峰之處,四大天王就算全部綁到一起,也沒法跟這三位抗衡。
但四大天王不但能唱,還能演,不但跨界多元,更幾乎人均偶像。
實在是非常離譜。
而四大天王因何而起,各自有哪些特點,有些什么當年軼事,在漫長的歲月當中,他們的發展方向、追逐與成就又有幾何?
在王晶的講述里,以郭富城開場,黎明和張學友其后,最后以劉德華收尾。
且看他如何道來。
該期標題是,《郭富城,歌影兩棲的傳奇路》。
王晶說,郭富城紅足四十一年。
這其實有少許夸張。
從入行算,確實有這么長的時間了,但郭富城正式出道之前,尚有幾年沉淀的時間,比如從舞蹈員到藝員,再到龍套。
撇開此節的挑刺,其他的就很實在了。
比如他講,郭富城首張專輯就在全亞洲賣破百萬張,而所謂四大天王,是要等到郭富城紅了,才形成了這個概念。
而當年在TVB,受到“五虎”之一的黃日華諸般照顧。
此外,王晶還談到機車廣告的“傳奇”。
本來,該廣告計劃由另一個無線藝員訓練班的男生去演,但因為撞期拍不了,故而錯過了這件“天大的好事”。
但他同時又說,如果用了這個人,廣告可能就沒那么“爆”了。
筆者也這么以為。
隨后。
臺灣傳媒大亨邱復生簽下了郭富城,一場歌影、時尚多棲的巨星之路,就如一幅宏大的畫卷,徐徐展開。
從《九一神雕俠侶》、《五億探長雷洛傳Ⅱ父子情仇》,到《千面天王》、《笑俠楚留香》、《逃學英雄傳》等等電影,都是邱復生在背后推動。
當然,話說回來,郭富城本人倒并不怎么喜歡這些電影。
他覺得,這個時候的作品過于商業化,缺乏深度和厚度,自己唯一喜歡的,只有杜琪峰執導的《赤腳小子》。
這話說得不見得聰明,但很坦誠。
王晶也提到自己的得意之作《超級學校霸王》。
他說,自己本來想把四大天王放到一起,但黎明來不了,據說是不想“四大天王放到一起”,劉德華和張學友都樂意,郭富城則因為無線合約問題,只能來拍三天。
演員戲份上,集中在劉德華、張學友和張衛健三人身上,但郭富城的名字,要排在第三位。
若與游戲對應的話,戴面具的劉德華是巴洛克,張學友是掃把頭,原型古烈,郭富城是白仔隆,任達華是印度長手,鄭伊健從紅仔改成了金毛王。
不能不感慨一句,天王就是天王。
再后來。
王晶提到,郭富城其人非常容易相處,但后來對自己越來越有要求,拍了很多藝術電影,而這方面,其經紀人小美幫他很多,如同親人。
他說,這簡直就是前世的福報。
隨即話鋒一轉,從《狂野之城》奠定舞臺王者根基,到1997年奪得TVB最受歡迎男歌手獎,再到1998年的《風云雄霸天下》。
在王晶眼中,當時的郭富城又靚仔、又酷、又健碩,沒有人比他更適合演步驚云。
這一點,英雄所見略同。
此片之后,郭富城開始走向了演技派的道路,并很快就以陳木勝的《三岔口》和譚家明的《父子》蟬聯影帝。
經此兩役,再沒人能質疑他的演技。
又從新世紀的《雷霆戰警》,一步跨到一零年代的《寒戰》。
王晶認為,《雷霆戰警》是一部娛樂元素非常豐富的電影,尤其片末郭富城和黑人在高空玻璃上大打斗,令人印象深刻,而《寒戰》則相當精彩,尤其郭、梁二人的辦公室舌戰,精彩之至,并將之類比為“甄子丹拍打戲”,喻為高手過招。
而后再談及了《踏血尋梅》和《無雙》,前者以精彩演出證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之位,后者不但電影精彩、口碑和票房極佳,郭富城和周潤發的表演質量,更是極高。
最后以花邊和馬場軼事結尾。
不得不說。
王晶當然不可能,如擁躉一般如數家珍。
故有少許遺漏。
但他以郭富城開場,著實下了功夫,起碼時間線非常嚴謹,也稱得上詳略得當、概述精要,算是“重磅”之作。
也評價頗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