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是我國廣泛種植的蔬菜,口感清甜、營養(yǎng)豐富,深受消費者喜愛。想要種出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的白菜,科學施肥是關鍵,其中鉀肥的合理施用更是增產(chǎn)的重要因素。
在白菜的不同生長階段,施肥需求有所不同。白菜播種前,要施足基肥,這是保證白菜整個生長周期營養(yǎng)供應的基礎。基肥應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如農(nóng)家肥、堆肥等,每畝可施 2000 - 3000 公斤,同時配合施用 40 - 50 公斤的復合肥。有機肥能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為白菜根系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復合肥則提供氮、磷、鉀等多種養(yǎng)分,滿足白菜初期生長需求。
白菜幼苗期生長相對緩慢,對肥料的需求較少。此階段可根據(jù)土壤肥力情況,適量追施稀薄的氮肥,如腐熟的人糞尿稀釋液,或每畝追施 5 - 8 公斤尿素,以促進幼苗根系和葉片的生長,培育壯苗。但氮肥用量不宜過多,否則易導致幼苗徒長,降低植株抗病能力。
蓮座期是白菜生長的關鍵時期,此時植株生長迅速,需肥量明顯增加。應在蓮座初期重施一次追肥,以氮肥為主,配合適量的磷、鉀肥。一般每畝可追施尿素 15 - 20 公斤、過磷酸鈣 10 - 15 公斤、硫酸鉀 10 - 12 公斤。合理的氮、磷、鉀配比,既能促進葉片生長,擴大葉面積,又能增強植株的抗逆性,為結球期打下良好基礎。
進入結球期,白菜對養(yǎng)分的需求達到高峰,尤其是對鉀肥的需求顯著增加。這是因為鉀肥在白菜增產(chǎn)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鉀元素能增強白菜植株的光合作用,促進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與運輸,使葉片制造的光合產(chǎn)物更多地向葉球運輸和積累,從而增加葉球的重量和緊實度。同時,鉀還能提高白菜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和抗病能力。充足的鉀供應可使白菜的莖稈更加堅韌,減少因風雨等因素導致的倒伏;還能增強植株對軟腐病、霜霉病等病害的抵抗力,降低病害發(fā)生幾率,保證植株健康生長,進而實現(xiàn)增產(chǎn)。
在實際種植過程中,菜農(nóng)可根據(jù)土壤肥力、白菜品種和生長情況等,靈活調(diào)整施肥量和施肥方法。除了土壤施肥外,還可結合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在結球期每隔 7 - 10 天噴施一次,連續(xù)噴施 2 - 3 次,能快速補充植株所需的鉀元素,提高肥料利用率,進一步促進白菜增產(chǎn)提質(zhì)。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