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信陽市羅山縣的街頭巷尾,一場守護百姓生命財產安全的燃氣安全“保衛戰”正如火如荼地展開。羅山縣城市管理局與市場監督管理局強強聯合,針對流動攤販和餐飲場所的燃氣使用情況,展開了一場全面且細致的拉網式排查,以“現場檢查 - 現場整改 - 現場驗收”的閉環管理模式,為城市安全治理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答卷。
燃氣安全,一頭維系著市井的煙火氣息,一頭緊連著千家萬戶的生命財產安全。羅山縣城市管理局敏銳地抓住城市安全治理的關鍵,將流動攤販和餐飲場所列為重點排查對象。這些場所普遍存在空間狹小、人員密集的特點,且經營者安全意識良莠不齊,稍有不慎,便可能成為安全事故的“導火索”。
在排查過程中,執法人員展現出了高度的責任感和專業素養。他們不搞形式主義,不走過場,對燃氣罐的存放位置是否合規、連接軟管是否老化、報警裝置是否配備等細節逐一進行嚴格檢查,將“隱患就是事故”的預防理念貫穿始終。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整治行動摒棄了以往簡單開罰單、下整改通知書的做法,而是創新性地采取當場指導、當場整改、當場驗收的方式,形成了完整的工作閉環。這種“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工作作風,有效打破了以往“檢查歸檢查、整改歸整改”的條塊分割局面,讓安全隱患無所遁形。
閉環管理的核心在于構建“發現問題 - 解決問題 - 驗證效果”的完整鏈條。羅山縣的實踐表明,城市治理絕非做表面文章,而是要切實解決實際問題。傳統的安全管理往往陷入“檢查時風風火火、檢查后無人問津”的怪圈,根源就在于缺乏有效的閉環機制。而“現場檢查 - 現場整改 - 現場驗收”的模式,如同為城市安全裝上了一臺精準的“追蹤器”,確保每一個隱患都能得到整改,每一項整改都能落實到位。這種工作方法的創新,其意義遠不止于燃氣整治本身,更為城市治理提供了一個可復制、可推廣的優秀范式。當越來越多的領域引入這種閉環思維,城市治理的“毛細血管”將被全面打通,治理效能必將大幅提升。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為人民筑牢安全防線是城市治理的根本宗旨。羅山縣的燃氣安全整治行動之所以能夠贏得群眾的廣泛點贊,關鍵在于它牢牢把握住了城市治理的“人民性”。執法人員沒有高高在上地發號施令,而是深入街頭巷尾,與攤販業主、餐飲經營者面對面溝通交流。他們既耐心講解安全規范的“硬道理”,又充分體諒經營者在實際情況中面臨的“難處”。這種既有力度又有溫度的管理方式,讓安全整治不再是冷冰冰的行政命令,而是成為了管理者與被管理者攜手共進的共同行動。
羅山縣的燃氣安全整治行動,以閉環管理為利器,以人民為中心,為城市安全治理樹立了新的標桿。相信在未來,羅山縣將繼續秉持這一理念,不斷創新治理方式,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加安全、和諧、美好的生活環境。(通訊員:張天剛 吳亞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