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隨著中國各種尖端武器的部署,讓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態度逐步發生了改變,過去美軍的理念是以進攻來換取亞太地區軍事基地的安全和軍事優勢,確保在沖突爆發時能夠一舉摧毀對方的有生力量,迅速奪取制空權和制海權,使其喪失攻擊美國軍事基地和武器裝備的能力,以此來確保美國的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地位。然而,隨著中國的不斷崛起,美國已經從過去的進攻奪取優勢理念,逐步向如何在沖突中確保軍事基地安全轉變。
為此,近些年美國大費周章,不顧中國反對在韓國、沖繩和關島等地部署陸基“宙斯盾”系統、“薩德反導系統”和“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等,并拉攏菲律賓和日本等國在相關海域部署反艦導彈等,增強第一島鏈內對中國海軍的遏制能力,確保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基地能夠在解放軍的火力打擊下生存下來,從而進行反擊。當地時間4月27日,美國《1945》網站就發表一篇題為《美國空軍可能因導彈襲擊被摧毀在跑道上》的文章稱。
美國《1945》網站的報道
美國在印太地區(美國提出的,在亞太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展至印度洋地區的新戰略理念)的軍事基地越來越容易遭受攻擊。并表示美國的隱身飛機可以躲避雷達并滲透敵方領空,但卻無法在跑道上躲避導彈的攻擊。原因是隨著衛星技術的不斷發展,這些固定的軍事基地隨時都在監視之下,美國的一舉一動都不可能做到完全保密,其次就是美國在這些地區的軍事基地缺乏堅固的堡壘,無法為作戰飛機提供安全的保護。還列舉4月初,美國為威脅伊朗回到談判桌上與美國進行新一輪的核談判,并向胡塞武裝發起軍事打擊,檢驗其作戰效能。
為此,美國向印度洋上的迭戈加西亞空軍基地部署了至少6架B2“幽靈”隱身戰略轟炸機,然而轟炸機才抵達幾個小時,衛星圖片就很快在互聯網上流傳,部署了幾架,具體在什么位置一目了然。并顯示這些轟炸機暴露在跑道上,一旦爆發沖突這些轟炸機將第一個遭受導彈打擊,在地面就像活靶子一樣。且該基地還在伊朗的導彈打擊范圍之內,如果伊朗的導彈成功突防,那么美國的這些B2“幽靈”隱身戰略轟炸機將遭受致命的攻擊,一旦遭受損失,那么將影響美國的空中戰略部署。
迭戈加西亞空軍基地暴露在衛星監視下
且該軍事基地還缺乏堅固的堡壘進行防護,轟炸機被暴露在跑道上,即使導彈沒有直接命中,其爆炸產生的碎片也足以讓這些轟炸機喪失作戰能力。除此之外,該網站還列舉在俄烏戰爭中,盡管俄羅斯擁有強大的防空能力,但面對烏克蘭的無人機時也顯得力不從心,無人機體積小,飛行高度低,密度大,航程大,難以被發現和攔截,可以穿透俄羅斯的防空系統攻擊俄羅斯后方的軍事基地,使得俄羅斯的空軍基地和彈藥庫曾多次遭到襲擊。例如在2023年8月20日俄羅斯空天軍一架圖-22M3轟炸機,在諾夫哥羅德州的索利齊機場就遭烏克蘭自殺式無人機襲擊,造成轟炸機被摧毀,讓俄羅斯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遭到摧毀的圖-22M3轟炸機
而當時圖-22M3轟炸機部署的機場距離俄烏邊境650公里,如此遠的距離且還是戰略基地,居然被烏克蘭的無人機突破,這在各界引起了熱烈的討論,認為俄羅斯的防空系統遠沒有宣傳的那么強大,也缺乏機庫的保護。所以,美國《1945》網站認為,美國的軍事基地除了面對導彈的威脅以外,也同樣面臨無人機的威脅。同時,該網站還表示,與伊朗相比中國的打擊手段更多,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基地更容易遭到致命打擊。特別是彈道導彈的威脅遠大于無人機,如關島和沖繩的軍事基地,這兩個基地作為美國空軍輻射整個亞太的航空樞紐,它們更靠近中國大陸,一旦爆發沖突首當其沖將遭受打擊。
關島軍事基地上的B52戰略轟炸機
同時,美國五角大樓最新的《中國軍事力量》報告中就提出,目前中國有數百枚導彈能夠直接打擊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基地。美國最近利用戰爭游戲模擬了美國如果武力介入臺灣問題時,得出這樣的結論,面對中國彈道導彈的飽和式攻擊,美國空軍將有90%戰機會被摧毀在地面上,大部分連升空的機會都沒有。另外,該網站還提到美國的迭戈加西亞空軍基地、沖繩基地、關島基地、設在澳大利亞和韓國的軍事基地均缺乏有效的防護措施,首先就是機庫堡壘不足,大部分作戰飛機只能停靠在跑道上,抵御攻擊的能力有限。
火箭軍
與露天部署相比,作戰飛機有機庫堡壘的掩護,其生存能力將大大增強,可有效抵御導彈、無人機和彈片的襲擊,降低損失。而露天部署,即使導彈沒有直接命中,其產生的碎片也會給飛機造成致命損傷,使其失去作戰能力,從而失去升空反擊的機會。為此,近些年美國不斷向亞太部署各種先進防空導彈和反導系統,并計劃強化這些軍事基地的防護能力。但超額的開支也讓美國難以負擔,美國原本是優先考慮主動進攻和部署各種先進防空導彈來保護基地,不過防空導彈高昂的成本與價格相對較低,突防成功率更高的導彈和無人機相比,讓美國難以承受。
在最近美國關于使用先進防空反導系統攔截中國導彈攻擊的可行性的報告中,美國前空軍部長肯德里克就強調,美國軍方可能沒有足夠的彈藥儲備來防御大規模、低成本的火力。為此,美國采用被動防御加固的飛機掩體,成為了一種可行且負擔得起的解決方案,并且會成為美國優先考慮的事項。在2025年的亞太防衛預算中,美國五角大樓申請的4.06億美元預算,卻僅夠采購12枚標準3防空導彈,平均一枚的價格高達3300多萬美元,成本過于高昂,經不起中國數百枚彈道導彈的消耗,且攔截彈道導彈的成功率僅有50%左右,效果也不理想。
B52飛機機庫
如果這筆費用用來建設機庫,五角大樓至少可以加固100個飛機掩體,以確保在彈道導彈攔截失敗的情況下有第二道防御措施,提高作戰飛機和軍事人員的生存能力。同時,近些年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各種部署和建設相對緩慢,盡管美國2025年的軍費開支已經達到了驚人的8500億美元,但就連印太地區110億美元的基礎預算都沒有能夠滿足,增強反導能力、升級軍事基地的計劃一再推遲,使得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基地變得越來越脆弱。同時,美國軍事專家也發出警告,如果美國不增強亞太地區軍事基地的防衛能力,即使發展再尖端的作戰飛機,一旦跑道被導彈摧毀,先進飛機的作用將變成“零”,毫無意義可言。
所以,近年來隨著中國尖端武器的不斷部署,美國已經將如何在沖突中使亞太的軍事基地生存下來納入首要考慮的問題。如果美國無法防御來自中國導彈的攻擊,那么美國將徹底在亞太地區喪失立足之地,從而削弱美國在全球的軍事實力能力。特別是中國有規模龐大的東風21D、東風17和東風26等彈道導彈,這些導彈的射程覆蓋了美國苦心經營數十年的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且中國還有龐大的衛星網提供情報支持,美國在這些基地的一舉一動,甚至是航空母艦的動向都在監視之下,隨時都會遭受致命打擊。除此之外,中國海軍和空軍也在一步步壯大,美國在亞太的軍事優勢已無法凸顯出來。
注:以上數據來源網絡,僅供參考!
(2025年4月27日著,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抄襲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