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茶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特色的茶葉品類,由于其獨特的制茶工藝及半發酵工藝使其既具有綠茶的清香,又具有紅茶醇厚的滋味,長期以來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譽滿海內外。烏龍茶主要產自我國福建、廣東和臺灣,因發酵程度的不同,烏龍茶在中國可大致分為鐵觀音茶、鳳凰單叢茶和武夷巖茶三大類。
鐵觀音茶
一、烏龍茶的研究現狀
1.烏龍茶的品質成分
茶多酚
茶多酚,又叫茶單寧、茶鞣質,主要由兒茶素、類黃酮、花青素和酚酸4 類物質組成,是茶葉中多酚類物質及其衍生物的總稱。多酚類對多種致病菌有殺滅作用,且有抗突變功能,可延緩人體衰老,是一種天然抗氧化劑。烏龍茶特有的做青工藝,使得茶多酚在做青與靜置交替進行中發生氧化,促進香味物質的轉化。
氨基酸
茶氨酸(L-Theanine)是茶葉特有一種氨基酸。烏龍茶焙火過程增加了茶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成茶滋味甘醇度,發展香氣。同時,烏龍茶茶氨酸還具有降血壓、輔助抑制腫瘤生長、松弛神經緊張和放松等作用。
咖啡堿
咖啡堿,是構成茶湯風味的主要組分。研究表明烏龍茶中咖啡堿具有降血脂、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強心解痙、松弛平滑肌、抗氧化等多種功效。
茶色素
茶色素是從茶葉中提取的一類水溶性酚性色素。茶色素也是影響烏龍茶茶湯色澤的決定成分,同時又是茶湯滋味強度和鮮爽度的重要成分,有研究表明茶色素藥理作用優于兒茶素。
速溶烏龍茶粉及湯色
香氣
香氣,是茶葉感官審評的重要因素,也是衡定烏龍茶品質的重要部分。烏龍茶主要呈香物質包括:芳樟醇及其氧化物、苯乙醇、茉莉酮、烯基己醇、茉莉內酯、橙花叔醇、吲哚、法尼烯等。
2.烏龍茶的健康作用
抗腫瘤、抗癌
烏龍茶具有抗癌、抗腫瘤的作用。烏龍茶通過激活免疫細胞,促進其產生細胞因子,從而抑制腫瘤的生長甚至使其發生凋亡。
抗氧化、抗衰老
人的衰老與自由基產生有關,過量的自由基會加速衰老進程,而烏龍茶對羥基自由基和超氧陰離子自由基均具有清除作用,從而終止自由基反應。
減脂
研究通過對比連續喂食烏龍茶、普洱茶、紅茶以及綠茶30天后大鼠體重變化程度,發現烏龍茶具有顯著降低大鼠體重的效果,減少脂肪的生物合成且促進脂肪酸氧化,從而降低大鼠體重,抑制脂肪細胞膨大及脂肪堆積,緩解肝細胞的脂肪變性,最終達到抑制營養性肥胖的作用。
其他作用
烏龍茶中的活性成分除了具有以上的作用之外還具降血脂降血糖,治療糖尿病、抗菌、消炎、提神、抗疲勞、抗齲齒及調節腸道菌群等作用。
人參烏龍茶
二、速溶烏龍茶粉的生產工藝
低溫提取
旨在最大限度保留其中的熱敏性活性成分。
工藝參數:采用動態逆流提取技術,以40~50℃純水為溶劑,提取時間20~30分鐘。低溫環境可抑制氧化酶活性,減少活性物質的氧化損失(損失率<5%,傳統高溫工藝損失率>20%)。
低溫膜過濾
提取液經陶瓷膜或有機超濾膜進行固液分離,去除大分子雜質(如纖維素、果膠),同時截留目標活性成分。
工藝參數:膜孔徑選擇0.1~0.2 μm,操作溫度≤45℃,跨膜壓差0.2~0.5 MPa。該工藝可保留分子量<10 kDa的小分子物質,有效成分截留率≥98%,且能耗較傳統離心工藝降低30%。
優勢:避免高溫導致的蛋白變性,同時實現高效除菌(微生物去除率>99.9%)。
低溫膜濃縮
超濾與膜濃縮都屬于膜分離技術,其原理為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具有選擇透過性的薄膜,以化學位差或外界能量為推動力,使膜兩側的物質能夠按照預定的方向走,從而達到分離、純化、濃縮等效果。采用反滲透(RO)或納濾(NF)膜技術對濾液進行預濃縮,替代傳統真空蒸發的高能耗工藝。相比真空濃縮,膜濃縮的有效成分保留率提高12%~15%,能耗降低40%~50%。
噴霧干燥
噴霧干燥是利用霧化器將料液分散為細小的霧滴,并在熱干燥介質中迅速蒸發溶劑形成干粉的過程,具有蒸發面積大、干燥速度快、易于連續化生產等優點;采用噴霧干燥設備生產效率高,適合速溶粉的大批量生產。
三、速溶烏龍茶粉的質量標準
感官指標
外觀形態:呈均勻的粉末狀或顆粒狀,無肉眼可見的雜質、無結塊,顏色應符合烏龍茶的特征,呈淺棕色或深褐色。
氣味:具有烏龍茶特有的醇厚,無異味、霉味、焦味等不良氣味。
滋味:回甘風味,口感介于綠茶(清新)與紅茶(濃醇)之間,無苦澀或刺激性味道。
湯色:將烏龍茶粉溶解后,觀察湯色。沖泡后為橙黃色或琥珀色,透亮清澈,透明度高,無渾濁感,清澈,無沉淀現象。
理化指標
水分含量:一般控制在3%~5%,適當的水分含量有助于保持產品的穩定性,防止因水分過高導致結塊、霉變等問題。
灰分:總灰分一般不超過6%,酸不溶性灰分不超過1%,灰分含量反映了產品中礦物質等無機成分的含量,過高的灰分可能影響產品質量。
茶多酚含量:茶多酚是烏龍茶中重要的活性成分,一般在25%-35%,其含量高低直接影響速溶烏龍茶的品質和保健功效。
咖啡堿含量:咖啡堿含量通常在2% - 5%,它是影響烏龍茶提神醒腦等功效的重要成分,同時也對產品的口感有一點影響。
微生物指標
菌落總數:一般要求不得超過1000CFU/g,菌落總數是反映產品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過高的菌落總數可能導致產品變質,影響產品的安全性和保質期。
大腸菌群:大腸菌群數不得超過30MPN/100g,大腸菌群的存在可能表明產品受到了糞便等污染,存在潛在的衛生風險。
霉菌和酵母菌:霉菌和酵母菌總數一般不得超過50CFU/g,過多的霉菌和酵母菌可能會在產品中生長繁殖,導致產品發霉、變質,影響產品的感官品質和安全性。
致病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志賀氏菌等致病菌不得檢出,致病菌一旦檢出,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是微生物指標中的關鍵控制項目。
安全性指標
農藥殘留:各種農藥殘留量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和法規的要求,不得超過規定的最大殘留量,以保障消費者的健康安全。
重金屬含量:鉛、砷、汞、鎘等重金屬含量需嚴格控制,例如鉛含量一般不得超過5mg/kg,砷含量不得超過2mg/kg等,重金屬超標會對人體產生慢性毒性等危害等,重金屬超標會對人體造成慢性中毒等危害。
四、應用方案
食品飲料領域
1.即飲茶飲料與固體茶飲
冷熱雙泡設計:速溶烏龍茶粉支持快速溶解,適合戶外、運動場景的即飲需求。
奶茶與調味茶飲:通過拼配不同烏龍茶品種(如鐵觀音、金萱)并添加天然香精(如奶香),可開發奶香型、果香型等特色茶飲。
2.烘焙與乳制品加工
茶風味強化:武夷郎速溶茶粉可直接添加至面包、糕點、冰淇淋等食品中,賦予天然茶香色澤,同時增強抗氧化功能。
功能性食品開發:利用茶多酚的保健特性,可應用于低糖、低脂健康食品,如代餐粉或功能性零食。
健康與功能性領域
1.健康產品與營養補充劑
速溶茶粉中的茶多酚、兒茶素等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脂功效,可添加至膠囊、沖劑等劑型中,作為輔助減肥或心血管健康產品。
2.功能性飲品定制
解困提神飲料:通過調配的速溶茶粉,開發針對疲勞人群的功能性飲品。
低糖茶飲:結合脫咖啡因技術(如膜分離工藝),生產適合特定人群的低因茶飲料。
創新產品開發領域
1.便攜茶包與速溶產品
結合干燥技術避免香氣損失,速溶茶粉可制成獨立小包裝,適用于旅行、辦公等場景。
通過香氣回收和低溫濃縮工藝,保留烏龍茶原有色澤與回甘,實現“即沖即飲”。
2.智能茶飲設備原料
與智能茶飲機(如“茶魔方”)結合,速溶茶粉可適配自動化沖泡系統,通過預設程序控制水溫與濃度。
五、結語
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的日益重視,速溶烏龍茶粉作為一種健康、便捷的飲品,市場前景廣闊,將朝著更加多元化、功能化、高端化的方向發展,為消費者帶來更加豐富的選擇和體驗。
關注南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網www.nanmobio.cn,了解更多健康飲食與食品科技的最新動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