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周慧曉婉)4月26日,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于萬眾矚目中落下帷幕。九天光影旅程,全球影人共聚于此,以影像之名連接心靈,講述動人故事,傳遞思想溫度,共同慶賀世界電影誕生130周年與中國電影120周年華誕的重要時刻。北影節走過十五載歲月,以其日益突顯的國際影響力,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讓銀幕光芒穿越語言與國界,照亮時代前行之路。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圓滿閉幕。 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
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共收到來自103個國家和地區的1794部長片影片報名,較去年1509部增長18.9%。其中,國外報名影片1608部,比例接近90%,題材多元、風貌各異,勾勒出一幅豐富且多彩的當代全球電影圖景。這些入圍作品不僅代表著各國電影的創作高度,也傳遞出人類在光影世界中的共同情感與思索。
閉幕當晚,在國際評委會主席姜文的引領下,陳沖、大衛·葉茨、倪妮、泰穆·尼基、文森特·佩雷斯、葉錦添七位“天壇獎”評委集體亮相。他們不僅見證了本屆影展的專業與權威,更象征著中外電影人共同守望影像藝術的深情與承諾。而一段精心剪輯的入圍影片巡禮短片,也在大屏幕上緩緩展開。
本屆“天壇獎”評委會首先頒出的是評委會特別榮譽,獲得者是影片《納維》,這部講述肯尼亞女孩勇于抗爭、改變命運的影片令評委與觀眾印象深刻。導演文森特·佩雷斯、演員林志玲為最佳男配角獎頒獎,《好好的》中的海一天與《大風殺》中的耿樂共同獲得此獎。演員倪萍、演員岳紅宣布,獲得最佳女配角獎的是《音訊》中的瑪拉·貝什泰利。
緊接著導演薩布、演員倪妮頒發最佳男主角獎,這一獎項由《最美小鎮》中的皮埃爾·巴斯丁和本杰明·蘭比羅特獲得。演員唐國強、導演陳沖與演員劉曉慶,共同為最佳女主角獎獲得者《愛的暫停鍵》中的赫爾加·古蓮頒獎。
導演姜文、演員葛優為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最佳影片《愛的暫停鍵》頒獎。 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
導演大衛·葉茨與陳思誠共同揭曉最佳導演獎得主為《愛的暫停鍵》導演莉莉婭·英戈爾夫斯多蒂爾。最后,導演姜文、演員葛優聯袂為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最佳影片《愛的暫停鍵》頒獎,這是一部講述夫妻結婚七年之后,逐一攤開、放大檢視過去相處點滴,試圖修復彼此裂痕的挪威電影,打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評委與觀眾,展現了電影跨文化共鳴的力量。
著名演員田華獲得北京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
在閉幕式的莊重時刻,北京國際電影節將“終身成就獎”授予田華,以此向這位跨越新中國電影多個歷史階段的表演藝術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在電影誕生130年、中國電影邁入雙甲子的歷史節點上,田華的藝術人生,恰如一部承載時代記憶的銀幕史詩。八十余年前,她從黃土地出發走上戰場;七十多年前,她塑造了《白毛女》中家喻戶曉的形象;六十多年前,她成為《黨的女兒》中信仰堅定的化身。從烽火硝煙到新時代曙光,她以生命為尺,丈量藝術的寬度與深度;以銀幕為舞臺,用一部部作品鐫刻人民記憶,傳遞溫暖與信念。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獲獎名單。
本屆北影節以“新質光影·美美與共”為主題,200余場活動精彩紛呈,吸引了全行業影人、專業機構以及觀眾深度參與。今年恰逢中國與瑞士建交75周年,本屆北影節特邀瑞士作為主賓國,以影像為媒深化文化互動;“中國電影海外發行與推廣”表彰活動首次舉辦,更是歷史上首次面向10家中外發行公司授予“中國電影海外發行突出貢獻”榮譽,助力中國電影加速“走出去”,邁向全球市場;“國際會客廳”匯聚眾多國家及地區超300家影人影企,推出選片人授課與海外發行論壇兩場活動,推動中外創作更深層次融合。
隨著“天壇獎”各項榮譽的陸續揭曉,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光影篇章緩緩落下帷幕。回望九天盛會,這不僅是一場電影藝術的盛會,更是一場文明互鑒的對話。在這里,我們用電影敘述多元,回應時代;我們見證世界電影人在鏡頭語言中碰撞出靈感火花,也記錄下中國電影人步履堅定、奮楫前行的身影。
電影永不落幕,熱愛從未停歇。北京國際電影節將始終凝聚全球電影力量,講述中國故事,傳遞世界聲音,推動電影藝術在時代的浪潮中持續前行,向著更加開放、多元與包容的全球電影愿景邁進。
編輯 黃嘉齡
校對 趙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