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外擺煙火照見城市溫度
近日,三亞天涯區劃定7個試點街區,允許商戶臨時拓展經營空間。“商業臨時外擺”,為這座城市增添了煙火氣。
商業臨時外擺如同撬動街區活力的支點,讓城市空間釋放出多元可能。對商家而言,從固定店面到“外擺經濟”,幾平方米的延伸區域可能是營收增長的關鍵增量:對消費者而言,這種“半露天”的消費場景可以打破隔閡,感受生活的愜意,不時發現一些小驚喜。外擺經濟也激活了城市“微創業”土壤,手工飾品、非遺文創等業態借此觸達更多人群,讓街區從“千店一面”走向“萬種風情”。
街區外擺由“禁”變“疏”,是城市治理的創新,體現了重商寵商、親民惠民的理念。“臨時外擺”并非一擺了之,與之配套的,還有“三定三包”制度。所謂“三定”,即定區域、定時間、定主體,劃出臨時外擺的邊界;“三包”指包衛生、包秩序、包食品安全,明確臨時外擺的底線。這種精細化的治理,將“臨時”納入“長效”管理,讓外擺經濟有序發展。
從實際情況來看,臨時外擺收獲廣泛認可,商家與消費者紛紛點贊。這一舉措看似是管理規定的細微調整,卻深刻體現出三亞城市治理的精細化與包容度,是對“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動踐行。它打破傳統思維,在剛性管理中融入柔性關懷,既堅守安全底線,又精準捕捉民生需求,為小微企業、個體商戶留出創新經營空間,讓城市治理更具人文溫度。
當城市管理者以“繡花功夫”傾聽商家的實際訴求,當政策設計能看見城市居民對“路邊小攤”的需求,這座城市便有了更加溫暖的質感。(魏燕)
來源:海南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