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個普普通通的買魚故事,卻上演了一場讓人瞠目結舌的市井"江湖片"。
秤砣飛出,暴力升級,這哪里是在買魚,簡直就是現實版“狂飆”。
到底是什么原因,讓一個普通的菜市場商販如此失控?
秤砣飛出來了
武漢的生鮮市場里,一位顧客花了33元買了條草魚,本該是再普通不過的交易,卻因為一句“不用殺魚”引發了一場風波。
商販聽到這話后突然變了臉色,非要換一條魚,這一個反常的舉動引起了顧客的警覺。
為何不讓活魚帶走就這么觸怒了賣家,這就很讓人疑惑,不讓殺不是挺好的嗎,還能少費點事、節省出時間,那店主為啥還不高興了呢,難道這其中有何貓膩?
當顧客堅持不讓宰殺,店老板反而非常氣憤,還指責對方是在鬧事!爭吵過程中居然把秤砣扔向顧客,重重地砸向了顧客的腳。
當顧客表示要報告市場監管部門時,商販竟然抄起了秤砣。要知道,一個鑄鐵秤砣少說也有幾斤重,這要是砸在身上,后果不堪設想。
果不其然,顧客的腳部被砸中,當場就無法站立。
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還不是結束。
商販和他的妻子沖出攤位,對著已經受傷的顧客又踢又打,場面一度失控,其他商販則是圍觀不語。
當顧客準備拿手機錄像取證時,情況再次惡化,商販夫婦搶奪手機,一時之間三人扭打在一起。
這種情況在菜市場并不罕見,魚販會如此堅持要殺魚?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是:活魚和死魚的重量確實有差別。
更重要的是,殺魚的過程中,商販可以輕松動些“手腳”。
警方到場后,這位耍橫的商販立即變成了“軟腳蝦”,掉頭就跑。被抓獲后還裝傻充愣,明明有視頻為證,卻死不承認動手打人。這種前后反差,不禁讓人懷疑:這樣的商販平時沒少干坑蒙拐騙的事。
120到了之后,看到小伙子的傷勢直言傷的不輕,估計傷到骨頭了,畢竟被那么沉的東西砸到,肯定要好好休養一陣子了。
目前,除了警方,當時的市場監管部門也已經介入,這種坑害老百姓,既要賺老百姓錢、又橫行霸道的商販,最終會得到應有的懲罰。
不僅要吃牢飯,還將面臨吊銷營業執照、罰款,甚至被清理出市場,另外還必須支付人家小伙子的醫藥費。
目前顧客在警方這邊得到的結果是:對該商販行政拘留12日,罰款200元,商家停業。
對于醫藥費,他準備去法院起訴,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引發熱議
這場"秤砣風波"在網上發酵后,意外掀開了魚市場的遮羞布。
原本以為只是個別商販的過激行為,沒想到竟然牽出了一串串觸目驚心的行業黑幕。
最先被曝光的是"宰殺必須"這條潛規則,不少消費者紛紛現身說法,講述自己遭遇的類似經歷。有的說買活魚被強制宰殺,有的說不讓宰殺就被辱罵驅趕,更有甚者直接被威脅“不殺就不賣”。
這哪里是在做生意,簡直就是在耍橫。
為什么商販們對宰殺如此執著?答案其實藏在那把沾滿魚鱗的殺魚刀下,首先是重量造假,活魚在宰殺過程中會流失不少水分,這時候缺斤少兩就不容易被發現。
其次是"額外收益",魚鰾、魚子、魚肝這些"副產品"被商販們悄悄留下,轉手又能賣個好價錢。
更令人咋舌的是稱重環節的貓膩。有經驗的老顧客爆料,有些商販會在電子秤上動手腳,或是在稱重時故意按壓魚身,讓水分增重。
還有的會趁顧客不注意,用手指按住秤盤,硬生生多出幾兩重量,這些手段可謂是"套路滿滿"。
只知道海鮮市場的水深,但沒想到其中的利潤可以做這么多手腳。
讓人氣憤的是,該顧客所披露的視頻大號,遭遇封禁。
迫于無奈,當事人也只能將事情后續發到自己的小號上。
這位網友都說的也有道理,如果真的碰到這種情況,大家還是不要正面發起沖突。
可以到市場的監管局,舉報這件事,或者在有警察的陪同下一同前往。
在視頻里,當事人講述了警方的判決,但這份判決是不是點輕,也在眾人的評論中顯現出來。
這事鬧得挺大,但說到底,不就是個誠信問題。
做生意講究的是童叟無欺,靠耍小聰明、玩套路,早晚要栽跟頭。
現在市場整治得不錯,該規范的規范,該處罰的處罰,總算讓老百姓能放心買菜了。
不過話說回來,這事也給我們提了個醒,買東西的時候多留個心眼,該較真的時候就得較真。
要是都抱著"算了算了"的心態,那些黑心商販只會越來越囂張。
現在投訴渠道這么暢通,遇到問題該舉報就舉報,該維權就維權,別怕麻煩。
信源來自—抖音視頻@上游新聞
信源來自—@青島新聞網
信源來自—事件本人抖音
“買魚不殺就是鬧事”?菜市場的“潛規則”該治治了
紅網2025-04-2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