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人民日報》4月17日刊發評論文章《大膽設想與小心求證》指出,面對發展中的難題,老辦法行不通,就必須大膽設想,打破常規框架,不走尋常路,以開拓性思維探尋解題密碼。膽子大些,才能突破思維藩籬,找到新思路;態度嚴謹才能驗證可行性,夯實前行根基。
文章表示,大膽設想、小心求證,是做好工作的一個科學方法,既保證了改革創新的勇氣,又不失穩健推進的智慧。
例如,生態脆弱的地方如何謀發展?跳出“保護與開發對立”的二元思維,板上并網發電,板下種草固沙。在我國西北部一些沙區,人們“播種”太陽,大片光伏板形成壯觀的“藍色海洋”,光伏板下沙漠披上“綠裝”,既能發電“生金”,又能治理沙漠,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
大膽設想是思想上的解放,要求人們在遇到問題和困難時多一些靈感迸發和“腦洞大開”,以超常思維破題開局。然而,任何大膽的設想都不能脫離實際,否則就如同無舵之舟,非但到達不了成功的彼岸,還可能在錯誤的航道上越走越遠。大膽設想,離不開小心求證。
例如,和美鄉村怎么建?四川內江的做法是,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制訂方案,在實施過程中先試點,驗證方案可行后再推開。黨員、干部挨家挨戶發放農村面貌改善知情書,組織召開院壩會,仔細傾聽群眾的意見建議。調查研究也是論證求證的過程,正是經過了科學的論證、民主的決策,政策推行才受到群眾擁護與支持,一個個干凈整潔、宜居宜業的村莊涌現出來。
小心求證、步步為營,政策不夠完善就及時優化,項目不能落地就及時調整,哪怕有失敗也在可承受范圍內,而積累的寶貴經驗能為接下來更好開展工作打下基礎。
發展到今天,“低垂的果子”已經摘完了。想收獲更多更大的發展果實,離不開創新發展,這就尤其需要大膽設想與小心求證的有機統一。前進道路上,堅持“假設—驗證—修正—再假設”,定能推動認識不斷深化,創新不斷落地,發展不斷向前。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