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廈男籃的季后賽劇本總比對手多寫三行——胡金秋連續三年躺進傷病名單,孫銘徽咬著牙套捶地板,趙巖昊早從"三少"變成"編外人員"。這哥仨的傷病史,都能湊本《運動損傷百科全書》了。
最憋屈的當屬孫銘徽,28歲黃金年齡硬是活成"繃帶戰士"。去年他紅著眼說"就想打次完整季后賽",這話聽著比教練戰術板還扎心。今年好不容易湊齊殘陣,結果趙嘉仁先被骨裂抬走——好家伙,廣廈更衣室的醫療床都快成VIP專座了。
遼寧戰前夜,王博指導怕是把所有錦囊都翻爛了。誰承想第三節風云突變,孫銘徽落地那下崴腳動作,直接讓全場倒吸冷氣。眼瞅著隊友背他退場,老球迷都PTSD了:別又是賽季報銷的戲碼吧?
賽后更衣室上演"倔強時刻"。孫銘徽邊冰敷邊放話:"腳踝腫歸腫,但還能動彈!"這話聽著耳熟不?像極了學生時代崴腳還要打班賽的愣頭青。廣廈醫療組更絕,直接跳過核磁共振檢查——這操作要么是藝高人膽大,要么就是被傷病逼出經驗包
眼下這局面對廣廈就是"逆風局雙殺"。趙嘉仁賽季報銷已成定局,孫銘徽再傷相當于自斷經脈。但東北爺們那股虎勁上來了,孫銘徽撂下狠話:"球隊需要我就上!"這話翻譯過來就是:除非擔架抬走,否則死磕到底。
王博指導現在手握"燙手山芋"。用孫銘徽吧,怕傷情惡化;不用吧,等于自廢武功。要不說教練席不好坐,這選擇題比布置絕殺戰術還燒腦。倒是胡金秋該偷著樂——終于不是他獨自承包傷病話題了。
廣廈的"玻璃人魔咒"早該破解了。從李春江時期的三叉戟,到王博手里的殘陣,傷病這把達摩克利斯劍懸了整整五年。這次孫銘徽選擇帶傷硬剛,究竟是破釜沉舟還是飲鴆止渴?球迷們攥緊的拳頭里,怕是捏著兩把汗。
要說孫銘徽這波操作,像極了籃球場上的急停跳投——明知道落地可能崴腳,但為了那記空心入網,拼了!廣廈男籃的季后賽之路,從來都是血性與傷病齊飛。這次"繃帶戰士"的倔強反擊,沒準真能撞破那道透明的傷病墻。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