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初,中央軍委把反復權衡,多次調整的《將校級軍銜名冊》上報給了毛主席。
仔細的看了一遍這個名冊后,毛主席突然開口問道“‘軍中呂布’為什么不在名單上呢?”
見工作人員有些不明所以,毛主席繼續說道:
“就是呂俊生,我記得抗日戰爭時期他是全軍最有名的‘英雄連長’,這樣的人為什么沒有參加授銜?”
這個叫呂俊生的連長到底是何方神圣?為什么會讓毛主席都對他如此的念念不忘呢?
天賦異稟的少年
1907年,河北省邢臺縣前青峪一戶姓呂的人家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
父親非常疼愛這個兒子,于是找村上的老先生給他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俊生”。
雖然家境比較貧寒,呂俊生小的時候沒有吃過幾頓飽飯,但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就是長得比其他的小孩子快。
13歲的時候呂俊生個頭已經不比自己的父親矮了,就被家里人送到了武安縣當學徒,掙錢補貼家用。
在武安縣謀生的那段時間,呂俊生有幸進入武館學習了幾年,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
成年之后,人高馬大的呂俊生開始跑江湖,幫人收羊皮,當長工,靠著自己的一雙腳去過河北山西很多地方。
那個時代兵荒馬亂,在外面行商非常的危險,呂俊生曾遇到過很多的挫折和磨難。
但他硬是憑借著自己矯健的身手闖過了一個個的難關。
這種刀頭舔血的日子聽說上似乎非常的瀟灑,但其實特別苦,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山西河北成為了日寇侵略的主要戰場,日軍開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1937年12月,剛滿30歲,身高足有一米九的呂俊生在太行山一帶加入了八路軍129師,成為了東進縱隊第二團的一名普通戰士。
從此,呂俊生開啟了自己傳奇的軍旅生涯。
“軍中呂布”
一般個子高的人都會顯得比較笨拙,但這一點在呂俊生的身上完全看不到,他的速度甚至比很多矮個子的人還要靈活。
如此天賦異稟的身體素質讓呂俊生對拼刺刀尤為喜愛,進入部隊之后天天鉆研,很快就成為了二團最著名的“拼刺達人”。
因為在隊伍中表現積極,樂于助人,1938年6月,呂俊生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成為了組織的一員讓呂俊生倍感自豪,因此在7月的夏津戰斗中,呂俊生氣勢非常的高昂,只用一戰就徹底打響了自己的威名。
這一戰呂俊生沒有開一槍,拿著從日軍手里搶來的三八大蓋,在戰友們不可置信的眼神中刺死了整整27名小鬼子,繳獲了15支長槍。
在個子矮小的日軍面前,呂俊生真的如同“天兵天將”一般,所向披靡,完全沒有敵手。
因為這戰績實在太過于驚艷了,戰后不久呂俊生受到了上級的表彰提拔,成為了冀南軍區青年縱隊通訊連連長。
當上連長以后的呂俊生更為勇猛,在接下來的一次戰斗中一個人殺死、殺傷日偽軍60多名,獲得了“常勝猛士”“軍中呂布”的美譽。
我軍的政策就是有功必賞,戰功卓著的呂俊生時隔5個月又一次榮立一等功。
雖然此時的呂俊生已經非常的厲害,但這還遠不是他的巔峰。
1940年山東雙廟戰場上,身為連長的呂俊生率部攻入日軍陣地,一個人用手榴彈獨擋一面敵人,打的敵人抱頭鼠竄,根本就無法形成像樣的反擊。
在呂俊生“非人”般的火力壓制下,主力部隊順利合圍,全殲了這股日軍。
毫無意外,戰后呂俊生再一次被評為一等戰斗英雄。
同年爆發的百團大戰里,呂俊生從敵人碉堡射擊口中奪出正在開火的機槍,“蠻狠”的獨自炸掉了日軍攔路的碉堡。
說實話呂俊生在戰場上的經歷,拍成電視劇都顯得有些“虛假”,但卻真實的出現在了熱血激蕩的抗日戰場上。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在呂俊生的帶領下,他們連的戰斗力也非常的強大。
閆家莊戰斗中,呂俊生連殺敵108人,被上級授予了“英雄連”的稱號。
作為全連的領軍人物,呂俊生也被評為“英雄連長”。
因為呂俊生這個“殺神”太過于恐怖,所以,有段時間日軍看到他們連的時候都是繞著走的,生怕一不小心葬送了性命。
1942年敵人大掃蕩的時候,擔任新四旅十團訓練隊隊長的呂俊生為了掩護老鄉撤離,一個人引走了上百名日軍,結果身受重傷消失在了茫茫的山林里,整整七天沒有任何的消息。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呂俊生犧牲了的時候,他卻突然被老鄉送到了部隊醫院。
既然呂俊生如此的厲害,為什么1955年全軍授銜的時候會沒有他的名字呢?
英雄的平凡生活
毛主席最喜歡勇猛的虎將,因此在呂俊生第一次打響威名的時候,毛主席就已經牢牢記住了他。
原本,毛主席還期待著在授銜的時候親自給呂俊生戴軍功章呢,結果翻遍了《將校級軍銜名冊》,他都沒有看到“軍中呂布”的名字。
這讓毛主席非常不滿,還以為工作人員遺漏了這個英雄的名字。
其實這并不怪工作人員,而是因為呂俊生在抗日戰爭的時候多次身受重傷,健康情況非常的堪憂。
所以,新中國成立后,呂俊生被安排到了后勤部門,在比較輕松的崗位上休養身體。
按照當時中央軍委制定的授銜規定,離開部隊的人是不能被授予軍銜的。
當時已經離開部隊的葉季壯、耿飚、滕代遠等眾多功勛卓著的將領都因此錯過了授銜,呂俊生自然也不可能例外。
參加完1955年的國慶典禮之后,呂俊生主動放棄了組織給他安排的工作,退役回到了老家。
像呂俊生這樣屢立戰功的英雄回到地方肯定是會被優待的,但這一切呂俊生都沒有接受,堅持回家做了農民。
時隔多年再次站到前青峪這片熟悉的土地上,呂俊生既慶幸又感慨。
只在家里面休養了幾天,閑不住的呂俊生便飽含熱情的投入到了生產運動中。
在軍中殺敵是一把好手,回家務農呂俊生也毫不遜色,他被鄉親們推舉為村黨支部書記兼民兵連連長。
當時的呂俊生患有嚴重的高血壓和心臟病,進行高強度勞作的時候會有一定的危險,家中的子女都勸他平時少干點活。
但生性好強的呂俊生根本就不把這些話放在心上,他覺得自己只要還在村黨支部書記這個位置上,就一定要起好帶頭作用。
身體本來就受過重傷,再加上回家以后沒有好好的保養,1970年11月22日,國家一級戰斗英雄呂俊生因病去世,享年64歲。
結語:
以呂俊生的資歷,只要他不主動提出退役,就算他身體不好,也會在軍中有非常好的發展。
但呂俊生不愿意給組織添麻煩,不愿意躺在功勞簿上安享晚年,毅然決然的回家做了農民。
他這樣的高風亮節讓人欽佩,也讓人動容。
正是因為有無數像呂俊生一樣的人在戰爭年代拋頭顱灑熱血,在和平年代無私奉獻,不計較個人得失,中國才能快速的發展到今天的樣子。
這些英雄前輩雖然已經離我們而去,但他們的精神永遠都會被每一個中國人所銘記,所傳承。
參考資料: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呂俊生的三個綽號》
抗日戰爭紀念網:《呂俊生 抗日神劇滿血復活現實版》
中國軍網:《檔案見證我軍三次英模大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