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王宇翔 記者 李源)春日的綏德縣白家鹼鎮,處處煥發著蓬勃生機。走進郝家坪村,日光溫室大棚整齊排列,棚內綠意盎然,香瓜、吊瓜等蔬果長勢喜人;不遠處的“遇見森野露營基地”,雖不是周末,卻也有不少游客前來休閑放松,享受鄉村的寧靜與美好。這一幅幅充滿活力的畫面,正是白家鹼鎮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白家鹼鎮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第一引擎”,積極探索“黨建+產業”發展模式,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走出了一條黨建強、產業興、農民富的鄉村振興之路。
建強組織堡壘,激活發展“新動能”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村子強不強,要看‘領頭羊’。”白家鹼鎮黨委深知,要實現鄉村振興,必須打造一個堅強有力的基層黨組織。在2021年村級換屆中,鎮黨委通過從現任優秀村干部中“挑”、從致富帶頭人中“請”、從大中專畢業生中“選”等方式,成功組建起一支平均年齡較低、文化水平較高的村“兩委”班子,為鄉村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
以郝家坪村為例,新當選的80后黨支部書記郝光彪,年輕有干勁,思路開闊。上任后,他積極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深入調研村情民意,找準發展方向,大力推動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村里還投資50余萬元新建黨群服務中心,打造集“黨群、政務、文體”為一體的服務平臺,讓黨員群眾有了交流議事、學習娛樂的好去處,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不斷增強。
為進一步發揮黨組織在產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白家鹼鎮創新成立了“甜蜜蜜產業聯合黨支部”。該黨支部由6個以香瓜種植為主導產業的村黨支部、28個產業種養殖經營主體、83戶種植大戶、78名黨員等組成,通過把支部建在產業鏈上,將黨員和能人聚在產業鏈上,有效解決了香瓜種植戶各自為戰、管理技術不規范、品質沒保證等問題,實現了資源共享、技術交流、抱團發展 ,推動香瓜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
發展特色產業,鼓起群眾“錢袋子”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白家鹼鎮立足本地資源優勢,積極探索多元化產業發展路徑,通過黨建引領,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山地蘋果、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為群眾增收致富打下了堅實基礎。
設施農業是白家鹼鎮的主導產業之一。目前,全鎮設施農業整體規模達4850畝,建設有日光溫室大棚685座,單體拱棚2865個,主要種植兩茬香瓜、吊瓜、有機蔬菜,并套種小雜糧等。2024年,全鎮設施農業總產值1.46億元,占全鎮農業總產值的70%以上,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
在產業發展過程中,白家鹼鎮注重科技賦能,成立“產業發展技術聯盟”,聘請高校教授、行業專家、科技特派員等20多名,為種植戶提供經常性技術培訓和就地實踐指導,培育了一大批會經營、善管理、懂技術的“興農人”。同時,積極引進推廣芝麻蜜香瓜、脆世界四號、花喜鵲、新秀(吊瓜)等10多個產量高、品質優、口感好的新品種,并對香瓜產業種植進行科學管理,統一選育品種、統一育苗嫁接、統一發售栽培、統一測土施肥,確保產業品質優、效益最大化 。
此外,白家鹼鎮還充分利用“甜蜜白家鹼”黨建品牌,按產品統一注冊商標、統一包裝、統一價格、統一標識,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附加值。全鎮現有農產品交易市場5處、農產品經紀人9名、網絡直播達人3名、電商銷售平臺4家,年營業總額5000余萬元,銷售量2800多萬斤,拓寬了銷售渠道,切實促進了群眾增收致富 。
除了設施農業,白家鹼鎮的山地蘋果產業也發展得有聲有色。白家鹼鎮現有山地蘋果種植面積近2萬畝,通過引進了一批優良品種,優化了產業結構。同時,加強果園管理,推行標準化生產,提高了蘋果的品質和產量。如今,白家鹼鎮的山地蘋果已成為當地的一張特色名片,暢銷市場,真正讓蘋果成為村民增產增收的“金果果” 。
隨著人們對鄉村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長,白家鹼鎮抓住機遇,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產業。2023年以來,鎮政府投入資金160余萬元,在郝家坪村打造了“遇見森野露營基地”鄉村旅游項目。該項目自建成運營以來,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體驗,不僅帶動了周邊村子農副產品的銷售,增加了村民收入,還為10余名村民提供了穩定可靠的就業崗位。露營基地每年穩定向村集體繳納租金3.5萬元,推動了郝家坪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事業發展 。
2025年,白家鹼鎮計劃投資350萬元,依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黨氏莊園文旅資源,高標準打造的東賀家石村寫生基地現已開工,建成后將有力的推動農文旅融合和鄉村振興。
打造宜居鄉村,提升群眾“幸福感”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白家鹼鎮在推動產業發展的同時,始終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重要任務,堅持黨建引領,全民參與,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努力打造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
鎮黨委成立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工作專班,壓實工作責任,專項推進。研究印發整治方案,多次召開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調度會,每月就人居環境整治排查問題整改情況進行通報。各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由黨組織書記“親自抓”,并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構建起黨委帶動、支部推動、黨員出動、干群互動的工作模式 。
在整治過程中,白家鹼鎮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服務和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結合“大棚課堂”“理想白家鹼”等活動,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宣傳,引導群眾從“要我整”轉變為“我愿整”,從“要我清”轉變為“我要清”,營造了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同時,對省道沿線、河道溝渠和房前屋后等區域開展針對性整治,大力推進村容村貌治理、垃圾清運、綠化美化、水體清理等工作 。
此外,白家鹼鎮還將鄉風文明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有機結合,動員村民破除陳規陋習,傳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鄉風。把人居環境整治納入村規民約,進一步增強村民的參與意識和責任意識,提升鄉村文明程度。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為陣地,通過理論宣講、文體活動、志愿服務等形式,以文化人,成風化俗。開展志愿服務活動30余場次,評選“文明家庭”“愛好人家”“五美庭院”15戶 。
如今的白家鹼鎮,村莊干凈整潔,道路寬敞平坦,綠樹成蔭,花香四溢,一幅美麗宜居的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村民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好,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提升。
“下一步,白家鹼鎮將繼續堅定不移地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按照‘11331’黨建工作思路,努力抓好設施農業、山地蘋果、鄉村旅游三大產業,讓‘黨建+’釋放出巨大潛力,持續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促進村民穩定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白家鹼鎮黨委書記馬磊信心滿滿地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