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以清新雅致的筆墨再現詩意,濃淡相宜處盡顯古詩風韻。畫面以淡色勾勒水面漣漪,春水之濱,粼粼波光;以五彩點染爛漫春花,錯落交織。堤岸垂柳,紛揚落英,三兩飛燕,在色塊的暈染交織中繪制出別具一格的河濱春景。既展現“萬紫千紅總是春”的視覺盛宴,又以留白處暗藏“無邊光景一時新”的哲思余韻。
主要選取詩中的“泗水濱”與“萬紫千紅”等關鍵詞進行藝術化表達,以抽象化的點線與平面元素,配合金箔點綴,既有繁花滿枝、草木蔥蘢的春色特寫,又有山巒疊翠、江水綿延的開闊遠景。同時巧妙運用柔和的墨色漸變銜接冷暖色調,在虛實相生間構建起跨越時空的詩畫對話,保留古典詩詞的雋永韻味,也賦予了當代視覺藝術的創新表達。
采用柔和淡雅的墨色,以四格豎排的形式,景色切換仿如時空流轉,既富含變化,又和諧統一,繪制出一片流動的詩意。
作品以拼布與刺繡結合的工藝呈現,顏色豐富,對比強烈,蘊含生動表現力。畫面中以流暢的縫線和漸變的藍色布料,模擬出水流的動感與光澤;遠山運用不同色塊拼接,形成起伏錯落的視覺效果,展現出山川的連綿與廣袤。
【傳統文化 設計力量之古詩新繪】
古詩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是千百年來的文學傳統,不僅是對歷史的見證,也是對人們心靈的慰藉。如今我們從不同的視角出發,采用更現代的視覺手段,重新演繹古詩描繪的畫面與情感,希望大家可以借此更好地理解和欣賞詩句中的美好意境。本期我們邀請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媒體藝術與設計學院的師生,帶來對《春日》《鳥鳴澗》兩首詩的藝術詮釋。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本篇配圖作者咸歡桐、邸敬涵、鄒玲,指導老師鄒玲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