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玉玲(青島)
春風有約,花開有期,一切美好隨春而來,新春農歷三月不經意間走進我們的心扉。時光已展春色的朦朧,春意已牽隨風搖曳的細柳,極目遠望,已是山林蔥郁,小花綻放,一派春色盎然。梅香松綠,峰嶺疊翠;百花盛開,滿眼芬芳;春心蕩漾,紅霞朝暉。沐浴陽光,萬物皆可,人們也隨著春風的舞姿出行,尋找那一片自己最心怡的景色。夢醒時,我們的靈犀一點又一點;前行中,我們的志向一波又一波;時光里我們的故事一章又一章。眺望春天,奔向遠方,一路行程,一路芬芳,冬去春來卻是我們無盡的暢想。
陽春三月,在這“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的日子里,我攜手妻子加入了青島旅行社組織的恩施五日游,三月十七日晚上,我們登上了波音737飛機,飛向湖北省的恩施這個令人向往的AAAAA級旅游勝地。去恩施,要在宜昌宿一個晚上,青島距宜昌約1500公里,飛機需要飛行兩個小時,那天由于飛機晚點,青島出發時已是晚上8:40,到達宜昌怡游假日酒店已經是午夜已近12點了,住宿條件一般,這些都不重要,我們只想著第二天盡快趕到恩施一睹芳容,睡覺前,導游給我們打來電話,告訴我們八點從酒店出發,第一站的目的地是清江風景區。
第二天清晨早飯過后,八點前導游和拉我們的小汽車同時趕到酒店,因本次五日游我們只有六人,宜昌旅行社特意為我們安排了一輛九座小型車全程陪同。路上經導游小姐的講述,我們對本次旅游的行程,恩施大峽谷和清江風景區的概況有了一個初識。五日游的序列:清江—恩施大峽谷—雪龍地縫—女兒城—梭布埡石林—黃鶴樓—江灘。
恩施市,地處鄂西南,距宜昌市約230公里,汽車需要跑三個半小時。
恩施大峽谷——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屯堡鄉和板橋鎮內是橫跨貴州重慶湖南湖北的武陵山向北方的延伸,屬喀斯特地貌,其中有小部分丹霞地貌板塊,是一個以其獨特地質景觀和豐富文化背景而聞名的旅游勝地。全長108公里,總面積300多平方公里,前幾年始于開發一小部分,是清江大峽谷的一段。
清江——古稱夷水,是中國湖北省境內發源的第一大河流,屬長江一級支流,清江干流全長423公里,流域面積17000平方公里,共有支流105條,水源充沛,流量浩瀚,在湖北宜都注入長江。
旅游車在S型盤山柏油路上飛馳,極目遠眺,山上的樹木碧綠,天空上的白云飄渺,群山連綿無盡頭,峰嶺疊翠青黛影,真個是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經過三個半小時的行程,一條水質清澈,碧波蕩漾的大河橫在我們面前——清江,我們終于來到了你面前。
清江,一條美麗的大河,碧水茫茫,青山巍巍,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天然的一幅美麗山水畫。
唯有峽谷清江水,春風蕩舟過千山。
清江,一條波瀾壯闊的大河,飛燕掠水,魚翔淺底。站立在畫舫船頭,看著兩岸的險峰峻嶺,映入眼簾的美麗風光,令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兩句古詩:
兩岸青山相對出,一片孤帆日邊來。
清江,一條從遠古流來的大河,承載著華夏悠久的歷史文化,宣揚著偉大祖國的山河壯麗。
天南地北風光美,而今唯看清江水。
游客們佇立在漂亮的畫舫船頭,欣賞清江兩岸的美麗風光,隨著畫舫的前行,將巍峨的峰嶺和清澈的江水攝入手機和照相機的鏡頭內。
恩施大峽谷,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峰巒疊嶂,巍峨聳立,刀劈斧削,峭壁險峻,好一派: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恩施這邊行;看春色,賞春色,心在山水聞雁鳴。
恩施大峽谷奇觀:懸崖峭壁夾縫中的一柱香,矗立向天,千年不倒。
利劍沖天欲接云,春來邀客伴明月。
恩施大峽谷,懸崖峭壁半山腰的觀光棧道,懸空繞峰,一覽眾山。
幾多游人天路行,只為近看迎客松。
恩施大峽谷,妻子在懸崖峭壁觀光棧道上的留影,攀登險峰,其樂融融。
不辭險峰路難行,喜聽春山杜鵑鳴。
恩施大峽谷,巨石林立,怒向天穹,大山里的風光,彰顯無窮的魅力。
風雨無阻迎日月,雄姿英發問天闕。
恩施大峽谷,留影險峰,心曠神怡。
桃李春風隨君至,相伴心悅登高處。
恩施大峽谷的谷底有一處國家AAAAA級風景勝地:云龍地縫。云龍地縫,位于恩施大峽谷前山絕壁腳下,全長約20公里,平均深度為100米,地縫上窄下寬呈“八”字狀,上寬平均為17米,下寬平均約30米,地縫入口最寬達100余米。地縫兩岸及兩面的峭壁上林樹蔥郁茂密,植被覆蓋,風景秀麗,時有瀑布從上噴涌而下,經陽光照射五彩顯現。從空中俯瞰,就像一條巨龍橫臥在恩施大峽谷中,其風景之美,可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比美,被譽為地球上最美的傷痕。
云龍地縫留影
云龍地縫留影
云龍地縫留影。
云龍地縫風光
云龍地縫風光
恩施梭布埡石林一一此次旅游行程的第四天,我們來到了梭布埡石林風景區,進入景區放眼望去,令人嘆為觀止,這里仿佛是一個被時光遺忘的夢幻仙境,4億多年前的奧陶紀時期,它曾是古海,一片汪洋。如今滄海桑田,留下了這千姿百態的石林奇觀。巨大的石蓮訴說著歲月的滄桑,狹窄的通道如神奇螺絲帽,峭壁上的螺紋讓人驚嘆大自然的的鬼斧神工。每一處,每一塊都值得細細品味,身置其中,我們深深的感受到這億萬年的沉淀之美。
這是我們在進入景區前的合影留念。
梭布埡石林奇觀一一青灰色的底蘊,一幅無需修飾的自然畫卷,濃墨重彩,每一筆都是大自然造物的恩賜。
梭布埡石林奇觀一一導游告訴我們,前幾天恩施下了場大雨,雨后的梭布埡石林,清新脫俗,透著些許靈氣,走進綠野仙蹤,仿佛踏入了一片世外桃園,瞬間感受到了心靈的寧靜和平盈。
梭布埡石林奇觀一一梭布埡石林,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千峰竟秀,石筍如林,漫步其中,如夢如幻,難舍之美,令人流連忘返。
梭布埡石林奇觀一一梭布埡石林歷經億萬年間的地殼運動,奇妙的巨石落入深谷,鉆入盆地形成特殊的地貌奇觀,歷經滄桑風雨的洗禮,斗轉星移,美輪美奐。
梭布埡石林奇觀一一遙遠的記憶,梭布埡石林用4億多年的等待,只為一個穿越的石林夢幻之美,美在化石古跡的浩瀚,美在狹縫秘境的深邃??胺Q是一座遠古地質博物館。
梭布埡石林奇一一梭布埡石林的巖石形態各異,與云南石林有別,造型美觀,獨具特色,讓我們真正領略到大自然饋贈的美到極致。
梭布埡石林留影,
梭布埡石林留影
櫈梭布埡石林留影,
梭布埡石林留影
梭布埡石林留影
武漢長江大橋——武漢長江大橋位于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的江面上,是連接武昌區和漢陽區的鐵路,公路兩用橋,也是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大橋全長1670米,橋孔跨度128米,高度80米,大橋設計者是著名的橋梁建筑科學家茅以升。上世紀1955年9月動工,1957年10月通車。它采用雙層鋼木結構,上層為公路橋,下層為鐵路橋,其中正橋1156米,北岸引橋303米,南岸引橋211米,上層公路橋為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100公里/小時;下層為鐵路橋,雙線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作為武漢市復要的歷史標志性建筑之一,素有“萬里長江第一橋”之美稱。武漢長江大橋連接起中國南北的動脈,串起被長江分隔的京漢鐵路和粵漢鐵路,形成完整的京廣線鐵路,對促進中國南北經濟的發展,國民經濟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次旅游能到武漢長江大橋看一看,領略大橋的雄偉壯觀,長江兩岸的風光以及兇涌奔騰的江水,心中頗為心悅。偉人毛澤東在他的詩詞《水調歌頭 游泳》寫有兩句名言: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寫得真好,將難以逾越的長江天塹變成通途,贊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所取得的驕人成績。
這是妻子在武漢長江大橋南岸引橋下的留影,很有紀念意義。
女兒城里,兒媳打來電話詢問此次旅游狀況,我與妻子的身體狀況及吃住情況,婆媳二人正聊得熱乎,興趣盎然,婆婆的心情大好,看,樂的!
黃鶴樓——黃鶴樓,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長江南岸,始建于三國時代,距今已經1700多年的歷史了,1985年重新整修。為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與岳陽樓,滕王閣并稱“江南三大名樓”,景區內有勝像寶塔、岳飛銅雕像、紅葉林籠等四季牌坊、千禧鐘、奇石館、崔顥題詩壁、毛澤東詞亭、九九歸鶴圖、紫薇苑、鶴瀑等。歷代眾多文人墨客到黃鶴樓游覽,并留下豐沛的詩文,其中當數唐代詩人崔顥的一首七律《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聞名于世,千百年來,黃鶴樓因此而聲名鵲起?,F存的黃鶴樓以清代遺留的同治樓為藍本,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的仿木結構建造,為飛檐五層的尖頂,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享有“天下絕景”的盛譽。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樓”。
我們去的那天是周五,正遇上武漢市多所中小學組織學生和部隊組織的退伍軍人前來游覽黃鶴樓,人特別多,熱鬧非凡。我與妻子在黃鶴樓前的留影
妻子千禧鐘前的影照
妻子黃鶴樓前的留影
妻子沿著黃鶴樓樓梯拾級而下,歡樂的心情溢于言表。
在黃鶴樓頂層觀賞武漢長江大橋全景,極目楚天舒。
長江南岸,一片大面積綠色盎然的蘆葦蕩,為美麗的風景錦上添花。
作者簡介:段玉玲,山東萊西人,生于1955年,1976年入伍,在原鐵道兵5師服役,1984年1月軍轉工至中鐵15局,1987年夏調濟南鐵路局煙臺車務段工作,已退休。
編輯:夏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