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4月27日訊(深圳商報駐穗記者 姚嘉莉 通訊員 粵檢宣)記者日前從廣東省人民檢察院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廣東檢察機關高度重視對商業秘密的司法保護。深圳檢察機關發布的《商業秘密刑事保護體系建設指引(試行)》,針對商業秘密刑事保護的重難點問題,為企業開展商業秘密刑事保護體系建設工作提供清晰有效的指引,該做法被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國家知識產權局等中央7部委聯合發文全國推廣。當天,還發布了廣東檢察機關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保護創新就是促進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廣東是經濟大省、創新大省、知識產權大省,全省發明專利有效量、區域創新能力連續多年居全國首位。”廣東省檢察院經濟犯罪檢察部主任陳義中介紹。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廣東檢察機關突出對高新技術、關鍵核心技術、事關企業生存發展的商業秘密司法保護,通過高質效辦案,服務高科技企業。2024年批準逮捕侵犯商業秘密犯罪嫌疑人17件30人,提起公訴16件34人。在此次發布的十大典型案例中,有三起案件與商業秘密司法保護有關,侵權者借助職務之便或技術手段,竊取企業商業秘密,涉及新興的清潔能源產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以及手機配件生產技術等領域。此類案件凸顯商業秘密在企業核心競爭力中的關鍵地位,以及侵權行為對新興產業的巨大沖擊。其中,陳某文等三人侵犯商業秘密案,被告人通過爬蟲技術截取權利人公司的客戶和交易數據。黃埔區人民檢察院聯合公安、市場監管機關,破解商業秘密立案取證難題;積極開展綜合履職,通過行政違法監督和追贓挽損工作,為權利人挽回損失1000萬元,并促成雙方達成后續合作。
“商業秘密刑事案件總體體量確實比較小,主要是商業秘密犯罪案件辦理難度大,存在取證難、立案難、成案難等情況。”深圳市檢察院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副主任包俊介紹,為進一步推進商業秘密保護,更好激勵技術創新,深圳市檢察院立足商業秘密辦案實踐,總結類案辦理經驗,制定《商業秘密刑事保護體系建設指引(試行)》,為企業加強商業秘密刑事保護體系建設提供詳細參考,增強企業商業秘密刑事維權的可預期性,獲得相關企業、行業協會等市場主體的高度認可。深圳市檢察院進而與市公安局以“知識產權檢察偵查協作辦公室”為依托,將商業秘密刑事保護工作前移到受案、立案環節,利用《指引》加強對企業刑事維權的指導。從公安機關立案數據對比來看,《指引》發布后,商業秘密刑事案件成案率從28.6%提升至66.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