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都是間諜?"董明珠在格力股東大會上的這句話,不僅引發了輿論嘩然,更觸及了企業用人自主權與社會責任的深層矛盾。這場風波背后,反映的是傳統企業在轉型期的焦慮與全球化人才觀的碰撞。
從國學智慧看,孔子提倡"有教無類",強調人才不應被出身所限。而董明珠的言論恰恰違背了這一開放包容的傳統。企業當然有權選擇用人標準,但當這種標準變成對某一群體的整體否定時,就超出了合理范圍,變成了帶有歧視性的偏見。
值得注意的是,格力自身的新能源研發團隊就有多位海歸專家。這種"說一套做一套"的矛盾,暴露出言論的草率與不嚴謹。華為、騰訊等企業全球化用人的成功案例證明,真正的風險防控應該通過專業的背景調查,而非簡單粗暴的"標簽化"排斥。
作為知名企業家,董明珠的言論不僅代表個人,更影響著社會價值觀。中國古代講究"慎言篤行",就是強調公眾人物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在人才競爭全球化的今天,企業需要的是"海納百川"的胸襟,而不是閉門造車的狹隘。這既是對企業自身發展的負責,也是對社會責任的擔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